1. 加强诚信建设,尽快规范建立行业准则
一个行业要想得到长远地发展,对相关企业进行有效协调是必备条件之一。融资租赁业也是一样。而这又需要两个方面的努力。一方面是由相关企业自身的诚信建设。融资租赁业容易产生所谓的“委托-代理”问题,表现在:近年来大量出现的“欠租”、“骗租”现象以及在租赁活动中,出租人不关心购置的设备质量和售后服务,承租人只关心生产和经营,对偿还出租人的租金不热心。这些因素导致出租人承担的风险张大,极易因债务纠纷陷入困境。因此必须强化企业的诚信建设,以杜绝上述这些影响融资租赁业长远发展的问题。一方面通过宣传和教育,让企业认识到诚信经营是企业长远发展的保证,使得企业自觉培养自己的诚信观和“声誉”;另一方面,可考虑建立企业的诚信档案以及有效的信息披露机制,对缺乏诚信的企业予以“严惩”,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进行诚信经营的积极性,并提高了约束力。而当一些企业出现不负责任、损害整个行业发展的时候,就需要行业协会出面,建立行业准则,对行业进行统一管理。建议由中央有关部门牵头,尽快组建全国统一的租赁行业领导机构,规范、制约行风行规,推进租赁业的发展。
2. 加强宣传,培养专业人才
要通过各种方式宣传和普及融资租赁知识,介绍融资租赁取得的成绩和成功的案例,以及诉讼案例。只有通过大力的宣传,才能使融资租赁这一新型的融资方式为企业所知,那么企业在进行融资决策的时候才会考虑融资租赁这一方式。另外,也要尽量让企业了解融资租赁的过程和相应成本,以便企业进行决策。“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这一流行语也说明融资租赁的有效开展离不开专门的人才。管理人员,特别是高级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必须适应创新。为此,租赁业从业人员和企业管理者必须善于学习新的知识,不断接受新的事物。只相信思考,不相信抱怨,这是高级管理人员情商的基本内容。从知识结构上来讲,复合型的知识结构是起码的条件。可以考虑与高校合作开办租赁专业,培养租赁专业人才。另外,要开展与境外的租赁行业协会(包括港台地区)的信息和人事交流,促进业务的发展与创新。
3. 相关税收与会计制度的完善
为了使融资租赁能够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之一,还必须要在公司资产税收减免、量化融资租赁分类标准以及租赁立法等方面做出进一步的努力。我国为了鼓励租赁公司对中小企业融资,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规定租赁公司在购买设备时,允许以设备价值的一定比例从应税收入中扣除,并对租赁设备加速折旧。通过这种方法,租赁公司可以将税收优惠以低租金的方式让渡给承租人,抵消租赁公司资金成本高的不利因素,吸引更多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利用租赁取得所需的资产。
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租赁》中规定,主要符合下列所列一条或者数条,应认定为融资租赁:“租赁期占租赁资产可使用年限的大部分”,“就承租人而言,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原账面价值;就出租人而言,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收款额的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原账面价值。”这样的规定显得比较模糊,不利于租赁公司开发创新业务。相对应的,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1976年颁布的《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3号——租赁会计》中明确规定了融资租赁的界定标准:租期必须长于资产的经济使用年限的75%;最小支付的租金的现值超过资产价值的90%。这种明确的定量规定,使美国的租赁公司能够开展创新业务,比如经营性租赁以及复合租赁(Synthetic Lease),成为世界上融资租赁最为发达的国家。应该明确规定融资租赁界定标准中的分界线,比如时间上的75%以及价值上的90%标准,这样使得租赁公司在具体的业务过程中,利用细小的差别,比如租赁期为使用年限的74.9%或最低付款额(最低收款额)现值为租赁物件的89.9%,构造初经营性租赁,使得承租人得到表外融资的好处。
4. 促进融资租赁经营环境的完善
融资租赁经营环境包括法律、行业监管、会计准则和税收政策等,其中最为首要的任务是完善法律环境。应尽早制定一部《租赁法》,创造一个完善的法律环境,使租赁业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当前融资租赁业发展中突出的问题是企业不能按期归还租金,要制定一个制约“欠租”行为的办法,以利租赁公司正常业务的开展。该法应与国际惯例相符,以明确融资租赁的性质、业务范围,规范出租人、承租人、金融机构、生产厂家等各方参与者的行为,提供租赁纠纷的法律解释,促进租赁业的健康发展。此外,在信息技术日益改变人们生活的今天,通过网络进行相关信息的交流和沟通,也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如何在现有的“中国租赁网”的基础上,继续强化网络的信息功能和服务功能,也是值得我们不断地进行探索。
5.建立风险管理机制,防范和控制租赁风险
租赁企业内部管理体系的核心是管理目标问题,是租赁企业自身经济利润最大化还是企业价值最大化,其实质是租赁企业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围绕着管理目标构建的内部管理体系应是组织结构子系统、岗位责任制子系统、控制政策和控制目标子系统、控制流程子系统、控制工具子系统以及控制评价子系统和控制信息交流子系统等的有机结合,而其中的控制流程子系统、控制工具子系统是内部管理体系基础,是规范的程序和严谨的过程控制,是将管理目标和租赁风险控制细化的可操作性步骤。
一是建立租赁担保制度;所谓的租赁担保制度,就是指为金融租赁公司从银行融资开展融资租赁业务提供贷款担保,也可为承租方向租赁公司按期支付租赁费提供担保。目前,已经有专门的公司开展了这一业务,如中国经济技术投资担保公司。这一制度的建立,将有效的降低融资租赁中的“违约”问题,提高融资租赁的有效性。二是完善租赁业务程序;可考虑采用ISO9000质量认证或六西格玛管理体系等国际通用的规范管理方法,有效地防范和控制租赁风险。租赁业务风险控制中重要的租赁项目评审、审核、业务操作分离,租赁物件管理和租赁资金管理分离的原则在租赁企业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程序文件的得到细化,租赁业务操作流程在作业指导书下成为相关责任人的定人、定时间、定工作、定质量要求的可操作的指南。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能够对租赁业务进行过程控制、管理,达到并保持在预定的租赁风险控制水平。三是建立出租人、承租人、供货商互相监督、互相制约机制。过去出租人与供货商和承租人的关系是两个没有关联的体系,任何一个体系出现问题都没有制约机制限制,出现问题受到伤害的主要是租赁公司。今后的融资租赁应把这些关系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对商家和承租人都要建立有效的制约机制。为了防范风险和提高收益率,租赁公司理应参与各方的经营活动,形成牵制的互相制约机制。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5/6/6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 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的新途径(五)......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5/6/6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