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为了追求账面利润,一些企业进行商品搬家,甚至直接在账目上弄虚作假。企业为提高利润会将产品虚假出售,虽然账面收入增加了,实际上却只是增加了一笔应收账款,一笔不可能收回的账款。另一方面,存货的无效调拨大大增加了存货的运输成本和储存成本。在下一年度,若公司的销售状况并未得到改观,这种行为将会持续下去,形成恶性循环,直至该经理离任或是企业破产。因此采用不恰当的业绩评价标准最终只能损害股东的利益。
3、追求利润使经营者过度重视短期利益。例如传统的会计准则要求把研究开发费用当年记入损益,其结果会使当年的利润下降,每股收益减少,净资产收益率降低。另外诸如新产品的开发、员工培训等为企业带来长远发展的计划均会在短期内影响企业的利润。管理者会因追求短期利益而放弃这些计划。此外,经营管理者的任职期满之前,为了使自己任期内有最佳的业绩,做出的选择无疑会使短期内会计利润最大化。
以会计利润为基础的指标作为企业经营绩效的评价标准,会使所有者和经营者的目标产生不一致。管理者作为代理人并不是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经营目标,而是片面追求会计利润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一目标的偏离使得代理成本急剧上升,股东财富随之下降。
(三)EVA对传统业绩评价标准的改进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了传统指标体系在衡量公司业绩方面的缺点和不足,与传统的业绩评价标准相比,EVA具有以下优点:
1、EVA以股东的角度定义企业利润(注2)。考虑资金成本是EVA的最显著特点。在传统会计方法下,大部分企业是盈利的。然而,尽管会计报表上显示的利润是正的,很多企业的盈利并没有超过股东权益的机会成本,也就是说若股东将资金投资于别的企业将会获得更高的收益。因此这些所谓的盈利实质上却是在减少股东的财富。目前有很多国有企业正处于这种状况。EVA则表明一个企业在一个会计年度所创造或所减少的股东财富的数量,这一指标以股东财富的角度来定义利润,能够使股东清楚的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对国有企业来说,国家对国企确定的基本经营效益目标是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但是这一目标很难量化。用EVA则可以清楚地反映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状况。EVA等于零,表明企业的国有资产得以保值;EVA大于零,则表明国有资产的增值。因此EVA可以反映出企业是否为国家创造了财富,是否使国有资产的价值最大化
2、EVA将股东财富与企业决策联系在一起。在使用传统指标作为业绩评价标准时,由于这些指标对业绩的扭曲性反映,使得管理者一味追求评价指标的最优而在经营决策中采用次优甚至非优的方案。EVA是一个能直接体现股东利益的指标,对经理而言可以通过三种途径来提高企业的EVA:提高已有资产的收益;在收益高于资金成本的条件下,增加投资扩大企业规模;减少收益低于资金成本的资产占用。当管理者在追求更高EVA的同时,也正是在实现股东财富的最大化,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所有者与经营者目标不一致的矛盾。
3、EVA使管理者强化了资金成本的观念。企业的价值依赖于投资者预期的未来利润能否超过资金成本。由于企业自有资本的非偿还性与股利支付的非确定性使得有些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忽视了自有资本的机会成本,误以为偿还了企业债务成本后的利润即是为企业创造的财富,结果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盲目投资,无形中损害了股东的利益。EVA的使用使管理者充分意识到自有资本的机会成本。只有在收益扣除了所有的债务资金成本和权益资金成本后才是真正为企业创造的财富。管理者因而会在关心收入的同时关注资产管理,尽可能加速资产的流动,避免资金的闲置,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使整个企业的运作既有效益,又有效率,为股东创造财富,也为自己实现更高的报酬。
总的来说,EVA揭示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体现了价值创造的基本原则,即现金流、风险和回报的持续性。与其它财务指标相比较,它能较好地解释股东财富的创造过程。
三、我国上市公司EVA与股价的相关性分析
(一)假设的建立和资料来源与样本选择
在进行相关分析之前,首先要将会计利润调整为EVA。作者在对会计利润进行诸多调整时,把会计利润转化为经济利润,主要考虑了经济利润应该包含企业的全部资金成本,使EVA成为能反映企业实际经营状况的指标。这些调整项目包括:研究发展费用(R&D)及其它费用,战略性投资,收购的会计处理,折旧等。
此外,在计算EVA时对会计报表中营业净利润的调整还包括坏帐准备、存货等项目的变动,其目的是消除管理者用以平滑会计利润的机会。通过对会计利润的诸多调整,用EVA作为评价企业经营绩效的标准能够弥补传统指标的不足之处,从而使得管理者的经营业绩能够得到较为正确的衡量,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激励机制也才能更合理、更有效。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2/5/5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 EVA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二)......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2/5/5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