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商管理原创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下载
|
工商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开题报告
|
工商管理免费论文
|
全站搜索
原创论文 →
工商管理专业原创论文
现成论文 →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
当前位置:
工商管理论文网
->
工商管理免费论文
-> 我国石油贸易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四)
我国石油贸易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四)
本文ID:LW100865
我国石油贸易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四)
我国除开采和生产石油外,还应积极研究、开发并鼓励使用其他替代性能源,调整能源战略,实施能源多样化方针,逐渐增加新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在当前国际高油价的背景下,发展替代能源已成为国际的一大趋势。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从能源安全的角度看,至少到21世纪中叶以前,煤炭作为我国基础能源的地位不会动摇,我国应该重视开发和推广清洁煤技术。当前,要重点发展车用燃料和替代石油产品,搞好煤炭液化,煤制甲醇、氢气、烯烃等,积极发展燃料乙醇和 柴油;大力发展天然气、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核能等清洁能源,同时积极开发如新能源汽车、节能家电等节能环保新产品,不断调整能源供给与需求结构才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
(二)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技术优化
“中国制造”为全球提供了价廉物美的消费品。多年以来,中国的出口结构都是以加工贸易为主、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出口附加值低,产品核心竞争力主要在于价格低廉,所以一旦出现上游产品价格上涨,价格传导到出口产品本身,出口竞争力就会受到很大损害。2004年以来,石油的下游产品——化学纤维价格、塑料、高强度纤维等产品的价格一路飙升。而这些石油下游产品恰恰是我国主要出口产业如服装、玩具等产业的上游产品,随着价格上涨效应的扩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必然遭受相当大的影响。
此外,在国际油价持续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国内油价也随之不断攀升。成品油的价格猛涨直接提高了交通运输业成本,进而对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造成间接的影响。这就造成一种格局:中国为全世界生产,却消耗自己的能源,或必须用高价去购买。而欧美国家经济对油价的反应并不敏感。耗油量大的制造业都转移到其他国家,油价再高,对欧美国家的经济不会构成实质影响。
从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来看,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模式还将持续,因此加快出口结构的调整,将出口的重心放在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上,不仅能够提高出口,为经济增长带来实际效益,而且也是可以在面临石油危机的重大冲击时化被动为主动的唯一途径。
(三)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实现能源渠道多元化
建立多元化的石油供应体系,寻找和发展多元化的石油供应市场已经是必然选择。我国在继续加强同中东地区产油国、俄罗斯的传统合作关系的同时,还应扩大与中亚、和非洲国家的石油合作,逐步增加进口来源,形成稳定的、多样化的进口格局。
1.建立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国际石油贸易集团,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组建以油品生产企业为基础的内外贸统一经营的国际石油贸易集团。将中国的石油勘探、开采、加工和进出口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这不仅有利于发挥石油整体经营、运筹的优势,增强中国石油工业的竞争力,而且也符合当前国际石油集团通过兼并谋求发展的潮流,还可以更好的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个资源有效地结合起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强化我国的竞争能力。根据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中国石油公司应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加强与亚太地区各国及俄罗斯、中亚各国、及中东北非等产油国的合作,扩大对这些国家的石油技术服务出口规模。我国还可以通过对一些主要产油国经济多元化和工业化建设过程的参与,加深这些国家对中国公司和投资者的技术和市场依赖程度。这样,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变化或国际原油市场出现波动时,中国可以凭借与产油国之间多方面的相互依赖关系来保证中国石油对外贸易的稳定供应与安全。
2.努力实现石油进口多元化。
石油进口多元化必须考虑一下因素:石油资源的稳定性;石油资源国政治经济的稳定性;国际石油运输的安全性;石油开采成本和价格等等。实现多元化的进口原油格局,首先应考虑进口来源多元化。
我国应以中东为主,以中东原油为主要长期进口资源,加快提高含硫原油的加工能力,重点开拓中亚、俄罗斯地区,建立海外石油生产供应基地,以分散风险;要加强同非洲产油国之间的联系,增加非洲石油进口量。非洲的石油资源储量非常丰富,但勘探程度很低。至今仍有不少地区有待勘探,虽然非洲石油的储量不足中东地区的1/6,但石油含硫量低,很适合加工成汽车燃油。因此要积极开展与非洲国家的石油合作,建立长期的石油供应关系,应充分利用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经济技术优势,改变传统的资金援助方式,大力提高我国石油企业在非洲国家中的市场进入度。
3.贸易方式多元化。
首先,我国进口原油的贸易方式应以长期合同为主。以此来保证我国对石油资源获得的稳定性。大部分产油国的原油资源都掌握在政府或国家石油公司手中。我国必须通过与产油国政府或国家石油公司订立长期合同或签订长期供货协议,来提高资源保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次,大力发展石油期货贸易,应当利用国际石油市场的起伏变化,选择有利时机,借助期货手段,进行海外份额原油的保值、现有进口原油的随机保值和未来战略储备油保值与价格储备工作。以此规避石油进口和价格风险,争夺石油的定价权。最后,同产油国合作开发油气资源,以经济上的互惠互利及相互渗透和融合来降低政治风险和商业风险。
4.运输方式的多元化。
(1)应建立多元化的石油运输网络,保证能源进口渠道的安全稳定性。
我国的石油运输大多数是海上运输.管道运输很少;而在海运中.我国大约4/5的海上石油运输经过马六甲海峡。该地区及附近地区的海盗活动非常猖撅,对通行船舶构成严重威胁。此外,马六甲海峡的交通秩序比较混乱,穿越海峡的客货运输及随意性极大的渔船已严重影响船舶航行的安全。因此加快建设原油进口四大运输通道很重要:即中哈和中俄陆路原油运输通道、马六甲海峡和中缅原油运输通道。中哈原油管道及中俄原油管道已于2009年和2011年相继建成投产,据最新报道,中缅油气管道工程中国段,已在昆明正式开工,标志着我国四大进口油气通道的框架已经基本形成,有利于实现石油运输渠道多元化,保障中国能源供应安全性,缓解了中国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程度,降低了海上进口原油的风险。
(2)要加快海外投资审批等体制的改革,减少审批层次,简化环节.规范程序,切实落实企业的海外投资权。创造透明、自由、便利的地区贸易、投资机制和环境。完善对外投资的法律法规和服务体系,赋予企业更大的境外经营管理自主权,使政府的宏观指导和企业的审慎决策有机结合。增加石油进口的供应渠道,减少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建立多元化的石油供应体系,特别是俄罗斯、中亚、东南亚及非洲等未来具有潜力的石油供应市场。这些地区尚未大规模开发.近年来油气勘探表明其储量较为丰富,产量有大幅增加的趋势。我国应积极与这些国家合作,在新兴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五、结论
石油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经济资源,是直接关系到各国经济系统能否正常运行的战略性能源。石油作为一种战略性产品,产油国更是把石油作为政治性战略资本来对待,石油安全成为影响各国经济安全与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需要石油,国际石油资源竞争激烈。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石油进口的需求会不断提高,在当前石油安全日趋复杂的情况下,因此,我国一定要及时建立石油储备相关的法律法规,稳步推进石油储备工程的实施。通过多元化战略开拓油源,以此获得充足、持续的石油供应。通过开展石油多边合作及石油外交,加强与世界石油生产国、石油消费国以及世界石油组织的合作,以负责任大国的姿态成熟的处理国际事务。另外,我们要积极融入到世界石油市场化的大潮中,稳步推出石油期货市场,让国际石油定价听得见中国的声音,显示中国石油价格的威力。另外,还要立足国内积极开发新能源,降低对石油的依赖,多层次发掘自身潜力。这样,我国就形成一整套完善的石油安全战略及具体实现措施,切实保障我国石油能源安全乃至国家安全。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4
/4/4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
(充值:元)
我国石油贸易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四)
......
本论文《
我国石油贸易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四)
》在
工商管理免费论文
栏目,由
工商管理论文网
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www.gsfwen.com 更多论文,请点
工商管理论文
查看
上一篇
:
对我国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问题的..
下一篇
:
在工作中有效提高绩效的管理方法..
点击查看关于
我国
石油
贸易
发展
面临
问题
应对
策略
的相关论文题目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工商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开题报告
工商管理论文下载
工商管理原创论文
工商管理免费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