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的终端销售管理 摘要:全球奢侈品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以后越来越多设立直营店面,零售场所的竞争也越来越激励。文章通过对奢侈品的概念,奢侈品的共性以及独特经营手法的阐述,从中可以体会到终端经营的复杂性及艺术性。
关键词:奢侈品 奢侈品的终端销售管理
目录:第一部分:奢侈品的概念 第二部分:奢侈品经营的共性 第三部分:万变不离其宗_奢侈品独特的经营手法 奢侈品的终端销售管理 第一部分:奢侈品的概念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大幅增长,中国的富裕人群快速涌现,中国正逐步成为奢侈品消费市场的生力军,中国将是最具潜力的奢侈品消费大国。世界奢侈品协会的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奢侈品市场的规模达到80亿元,占全球市场的份额达到18%,是世界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截至2008年10月份,中国奢侈品消费比2007年消费总额递增8%~10%,达到86亿美元,而因为经济危机,日本和北美奢侈品消费额剧降35%,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已成为奢侈品的第二大消费国。奢侈品在短短的几年中,就在中国这个大市场上快速成长和传播,对于奢侈品的需求量远远超过了经济学理论中均衡量。 奢侈品(Luxury)在国际上被定义为“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又称为非生活必需品。箱包类的全球顶级品牌路易威登,曾是拿破仑皇后的专宠。夏奈儿、迪奥、纪梵希、欧米伽等品牌旗下更是拥有诸如戴安娜王妃、麦当娜、奥黛丽•赫本、舒马赫等众多国际重量级人物。“中国奢侈品消费者”人群已经达到总人口的13%,并且还在迅速的增长中。迅速富起来的中国人正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实现着自己心目中的奢侈梦想。据中国品牌战略协会估计,中国大陆奢侈品消费人群目前已达到总人口的13%,约1.6亿人。 奢侈品在经济学上讲,指的是价值与品质最高的产品,是无形价值与有形价值比值最高的产品。从商品学上讲,价格高并不意味着就是“奢侈品”,“奢侈品”的高价性也绝非是生产与使用过高过多的物质成本的积累与堆砌,而是在其背后有一个完美体系支撑和百年文化传承。而美学家则定义为,“奢侈品”是一种生活被艺术化的符号,是一种把生活追求变为美学的外在标志,“奢侈品”就是一种艺术美学的直接代表,它已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历史、艺术和哲学涵义。“奢侈品”对社会的迅速发展、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因为它们集中了最先进的技术、最和谐的产品美学,它是亲切的、细腻的、敏锐的、最人性化的,而且奢侈品本身也在不断进化中 。
所谓“世界奢侈品”指的是来自于欧洲国家出产的具有长久品牌历史的顶级商品。它们采用珍贵材料,使用精湛工艺,独创经典款式,内含贵族文化,以超高价格卖给最富贵的人。 欧洲奢侈品和欧洲葡萄酒一样,世袭纯正,历史久远又特别注重自我的传统工艺。
一般商品就是为交换而生产(或用于交换)的对他人或社会有用的劳动产品。 或简单的定义,即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换句话说,如果不是劳动产品就不能成为商品。比如,自然界中的空气、阳光等,虽然是人类生活所必需,但这些都不是劳动产品,所以它们不能叫做商品。商品总是与交换分不开的。也就是说,如果不是用来交换,即使是劳动产品,也不能叫商品。比如说在古代,传统的男耕女织式的家庭生产,种出来的粮食和织出来的布,尽管都是劳动产品,但只是供家庭成员自己使用,并不是用来与他人交换的,因而也不是商品。一般商品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概括泛指普通商品,区别于个别专卖或专有属性的商品。二是泛指商品的大众化,区别于奢侈品。 贱价商品,也就是价格低廉的商品,是很容易获取的,这就是贱价商品。而又区别于一般商品。
第二部分:奢侈品经营的共性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1/2/2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 奢侈品的终端销售管理(一)......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1/2/2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