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商管理原创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下载
|
工商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开题报告
|
工商管理免费论文
|
全站搜索
原创论文 →
工商管理专业原创论文
现成论文 →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
当前位置:
工商管理论文网
->
工商管理免费论文
-> 浅析企业文化对企业生存的重要作用
浅析企业文化对企业生存的重要作用
摘 要:企业文化是企业为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的而树立形成的,被组织成员认为有效而共享,并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认知。即企业文化依附于企业,随企业产生而产生,随企业消亡而消亡。即使没有总结或提出外在表现形式,企业文化依然是存在的。企业文化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主张,以及由此产生的组织行为,它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对于企业生存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生存,作用
引 言
企业文化特指: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确立的,被企业全体员工普遍认可和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教科书上的概念:企业文化是企业为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的而树立形成的,被组织成员认为有效而共享,并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认知。即企业文化依附于企业,随企业产生而产生,随企业消亡而消亡。即使没有总结或提出外在表现形式,企业文化依然是存在的。企业文化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主张,以及由此产生的组织行为,它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对于企业生存具有重要作用。
企业文化涵盖了企业生存、发展、竞争中的方方面面,对企业的生存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我国企业管理学方面的大家余世维也认为,“企业文化是一种公有的价值观,是一种企业内部共同遵守的原则、共有的认识,是企业的全体成员共同遵守和信仰的价值体系、行为规范。”即对于企业来说,企业文化既是企业合力之纽带,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将会制约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现代社会的发展日趋迅速,而市场竞争也将更加激烈,企业要想在这样的背景下求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并努力建设更好的企业文化,为企业的生存创造更好的条件。
1我国企业文化发展现状
企业文化在企业的生存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从我国企业文化的发展现状来看,只能说尚处于较低层次,“企业文化战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企业文化的培养缺乏系统理论的指导,企业文化大多是传统文化在企业中的缩影,从总体上看我国企业文化存在较多缺陷与错误现象。而我国多数企业在企业文化上的发展落后,也导致我国企业发展始终处于原地徘徊的状态。
1.1无文化现象
通常表现为企业有十分系统和严明的各种规章制度。这些制度规定了员工必须怎样做和不能怎样做,但没有明确的文化理念和价值倡导,疏于对员工的教育与培训。此类现象多产生于工业制造企业,这样的企业通常活力不够,缺乏忧患意识,领导者思维易僵化。
1.2文化愚民现象
此类现象常见于那些领导人专权或者经营出现问题的企业。表现为领导人极端强调某种文化价值观念,推广教育手段过激。
1.3文化理想现象
它常见于那些有年轻人作为创业主体力量的新兴企业。表现症状为这些企业会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远大抱负和文化理想,其倡导的理念中会有超出企业范围、改造世界的使命感。“大而空”的口号使人们可望而不可及,宏伟、统一的崇高目标往往缺乏实实在在的客观基础。此类现象产生的原因多数是因为领导人具有过于远大的人生理想和缺乏求实的工作精神。
2企业文化的三大结构要素
企业文化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表现形式是企业物质文化、企业制度文化、企业精神文化。这三种表现形式即是企业文化的三大结构要素:即企业物质文化要素、企业制度文化要素、企业精神文化要素。
2.1企业物质文化
企业物质文化是由企业员工创造的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等构成的器物文化,它是一种以物质为形态的表层企业文化,是企业行为文化和企业精神文化的显现和外化结晶。
2.2企业制度文化
企业的制度文化是由企业的法律形态、组织形态和管理形态构成的外显文化。合理的制度必然会促进正确的企业经营观念和员工价值观念的形成,并使职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2.1企业目标
企业目标是以企业经营目标形式表达的一种企业观念形态的文化。
1.2.2制度文化
制度是一种行为规范,是任何一个社会及组织团体正常运转所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它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维护某种秩序而人为制定的程序化、标准化的行为模式和运行方式。
企业文化是公司中不成文规矩的集合。管理者要统一整个企业的思想,要求大家按照管理者的意志动作。因此,企业中制定了很多规章和制度。但是所有这些规章和制度,都有一个基础,这个基础是管理者的思想。但在企业中还有很多不成文的规矩。把这些规矩进行集中,进行提炼,就总结出了企业文化。
中层管理人员在处理彼此关系时,要遵守一定的规定,还要符合某种约定俗成的规矩。这时候,企业文化就起着润滑剂的作用。它使得双方保持沟通平台,减少企业中的纷争。这样,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相互配合,使得企业降低管理成本,提升了企业的执行力。
2.3企业精神文化
企业精神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形成的一种企业意识和文化观念,它是一种意识形态上的深层企业文化。
2.3.1企业哲学
企业哲学的根本问题是企业中人与物、人与经济规律的关系问题。
2.3.2企业价值观
指导企业有意识、有目的的选择某种行为去实现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满足的思想体系,就构成了企业的价值观。
2.3.3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现代意识与企业个性结合的一种群体意识。“现代意识”是现代社会意识、市场意识、质量意识、信念意识、效益意识、文明意识、道德意识等汇集而成的一种综合意识。“企业个性”,包括企业的价值观念、发展目标、服务方针和经营特色等基本性质。企业个性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因素之一。
2.3.4企业道德
企业道德是调整企业之间、员工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企业道德的一般本质是一种企业意识,而其特殊本质则表现在它区别于其他企业意识的内在特质上。
企业文化的三大结构要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奠定了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同时也说明了企业文化在企业生存中的重要作用。
3企业文化的功能
企业文化的建设对于企业的生存至关重要,尤其在全球化竞争的今天,有无企业文化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好坏,更是决定企业生存的一个决定因素。由此可见企业文化在企业的生存中的重要地位。而企业文化拥有如此地位,是由其自身的功能决定的:
3.1企业文化具有导向功能
所谓导向功能就是通过它对企业的领导者和职工起引导作用。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二个方面。
3.1.1经营哲学和价值观念的指导
经营哲学决定了企业经营的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法则,这些方式和法则指导经营者进行正确的决策,指导员工采用科学的方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念规定了企业的价值取向,使员工对事物的评判形成共识,有着共同的价值目标,企业的领导和员工为着他们所认定的价值目标去行动。美国学者托马斯·彼得斯和小罗伯特·沃特曼在《追求卓越》一书中指出“我们研究的所有优秀公司都很清楚他们的主张是什么,并认真建立和形成了公司的价值准则。事实上,一个公司缺乏明确的价值准则或价值观念不正确,我们则怀疑它是否有可能获得经营上的成功。”
3.1.2企业目标的指引
企业目标代表着企业发展的方向,没有正确的目标就等于迷失了方向。完美的企业文化会从实际出发,以科学的态度去制立企业的发展目标,这种目标一定具有可行性和科学性。企业员工就是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3.2企业文化的约束功能
企业文化的约束功能主要是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和道德规范来实现。
3.2.1有效规章制度的约束
企业制度是企业文化的内容之一。企业制度是企业内部的法规,企业的领导者和企业职工必须遵守和执行,从而形成约束力。
3.2.2道德规范的约束
道德规范是从伦理关系的角度来约束企业领导者和职工的行为。如果人们违背了道德规范的要求,就会受到舆论的遣责,心理上会感到内疚。同仁堂药店“济世养生、精益求精、童叟无欺、一视同仁”的道德规范约束着全体员工必须严格按工艺规程操作,严格质量管理,严格执行纪律。
3.3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
企业文化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感情,从而在企业中造成了一种团结友爱、相互信任的和睦气氛,强化了团体意识,使企业职工之间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共同的价值观念形成了共同的目标和理想,职工把企业看成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把本职工作看成是实现共同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企业步调一致,形成统一的整体。这时,“厂兴我荣,厂衰我耻”成为职工发自内心的真挚感情,“爱厂如家”就会变成他们的实际行动。
3.4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
共同的价值观念使每个职工都感到自己存在和行为的价值,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人的最高精神需求的一种满足,这种满足必将形成强大的激励。在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氛围中,领导与职工、职工与职工之间互相关心,互相支持。特别是领导对职工的关心,职工会感到受人尊重,自然会振奋精神,努力工作。另外,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对企业职工有着极大的鼓舞作用,特别是企业文化建设取得成功,在社会上产生影响时,企业职工会产生强烈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他们会加倍努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维护企业的荣誉和形象。
3.5调适功能
调适就是调整和适应。企业各部门之间、职工之间,由于各种原因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解决这些矛盾需要各自进行自我调节;企业与环境、与顾客、与企业、与国家、与社会之间都会存在不协调、不适应之处,这也需要进行调整和适应。企业哲学和企业道德规范使经营者和普通员工能科学地处理这些矛盾,自觉地约束自己。完美的企业形象就是进行这些调节的结果。调适功能实际也是企业能动作用的一种表现。
4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
企业文化在不同企业中的表现形式是各不相同的,但是企业文化却贯穿了企业形成、生存、发展的始终。
首先,从战略高度看,企业文化可以明显地将该企业与其他企业区分开来,可以传达该企业的经营理念并以形象的视觉形式宣传企业,可以提高企业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企业士气。
其次,从经济的角度看,只有实现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的发达,然后才能有文化的昌盛,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当前,我国正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群众的文化消费也将进入更加旺盛时期。企业生产出的产品中的精神文化含量愈高,其经济附加值也就愈高。
再次,从文化的角度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文化在保持其意识形态属性的同时,其产业属性也越加明显。一方面,在文化产品生产和服务的过程中,价值规律、市场机制等经济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大,文化产业和社会化大生产已成为现实,文化产业已普遍具有生产、流通、交换、消费等市场条件下经济运行的基本特点;另一方面,随着高新技术尤其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文化产品的生产效率将越来越高,文化传播的力度将越来越大,文化的覆盖面将越来越广,文化的表现力和感召力将会得到空前的发挥。
最后,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也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社会的规范化发展,人类文化素养的进一步提高,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确实越来越突出,甚至会具有全局性的决定意义。因此,面对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发展趋势,我们应当切实把握好企业文化与企业经济的辩证关系,更好地发挥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
任何组织想继续生存和获得成功,首先一定要有健全的核心价值观作为所有政策和行动的前提,而且企业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忠实地遵循这些核心价值观,如果违反这些核心理念,就必须加以改变。在进行文化定位时,关键一点是要把握自己真正相信的东西,而不是抓住其他公司定为价值观的东西,也不是外在世界认为应该是理念的东西。
参考文献
[1]余世维.企业变革与文化[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6.
[2]吴金法.经营管理[J].中国新闻传媒集团出版,2005,(3).
[3]王成荣.企业文化大视野[M].人民出版社,2004.9.
[4]李宗红,朱洙.企业文化:胜敌于无形[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
[5]胡新贵,王德平.民营企业发展中的困境及其救治[J].经济师,2006.3.
[6]劳伦斯·米勒(美国著名的管理顾问):《美国企业精神——美国未来企业经营的八大原则》;长河出版社,1984。
[7]松下幸之助:《实践经营哲学》,PHP(和平、幸福、繁荣)研究所(197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8]柳田邦男:《企业活力的奥秘》,日本讲谈社,1986;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
[9]沃尔特·戈德史密斯、戴维(英国学者):《致胜之道——英国最佳公司成功的秘诀》;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4。
[10]特雷斯·E·迪尔(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教授)、阿伦·A·肯尼迪(美国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专家):《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的精神支柱》(1982);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
浅析企业文化对企业生存的重要作用
......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浅析中国保险行业未来持续发展的..
下一篇
:
基于双因素理论的员工激励问题研..
Tags:
浅析
企业文化
企业
生存
重要
作用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工商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开题报告
工商管理论文下载
工商管理原创论文
工商管理免费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