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6113
四川省仁寿县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我国农民收入普遍减少。对于四川省仁寿县这个地域面积不大却人口较为密集的地区,增加农民收入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由于当地劳动力综合素质偏低、生产性投入较少、基础设施落后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提出了拓宽劳动力就业渠道、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努力着重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等相关政策。 [关键词]农民收入 影响因素 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农民增收的问题逐渐突显出来,伴随乡村本身的发展趋势,这使得农民增收问题成为世界各界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根据四川省农民增收的实际情况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为这不仅关系到乡村经济的发展,而却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的构建等重大问题。研究这一重大问题无疑具有特别现实的重大意义。 一、仁寿县基本情况及农民收入情况和经济来源 1、仁寿县基本情况 仁寿县2001年总人口159.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4.72万人,非农业人口15.18万人,全县人口密度(2001年)每平方公里613人。农业人口比重居高不下,劳动生产率无法提高。多数农民在城里工作仅能当“临时工”,根本享受不到城市居民的待遇。由于全县从事农业经济活动的人口比例居高不下,大量农民必须呆在农村,成为剩余劳动力。 2001年全县GDP达512924万元。工业主导产业有采煤、化工、建材、电力、机械、纺织等。2001年仁寿工业总产值126278万元,比2000年增长6.7%。农业以小麦、玉米、稻谷等为主。经济作物以棉花、甘蔗、花生、枇杷为主。养殖业以淡水鱼、蚕、猪、兔等为主。特产有认识芝麻糕、干巴牛肉等。 2、农民收入情况和经济来源 农民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任务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不断提高,但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相比,仍然偏低。主要经济来源是外出务工挣钱和在家从事农业生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农业总产值由2000年的26.9亿元上升到2004年的4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1848元上升到2004年的2694元,四年共增加846元,上升45.8%。 2011年1-3月,仁寿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859元,同比增长13.9%;人均消费支出2661元,同比增长14.3%。 就我国而言,2010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40元,比2006年增加553元,是历史上增加最多的一年;名义收入增长15.4%,实际收入增长达到9.5%,是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年份。其中,工资性收入和家庭农业经营收入分别增加221元和224元。 二、影响仁寿县当地农民增收的因素 1、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偏低,给农民增收带来一定的困难 由于历史问题,当前仁寿县的农业工作者普遍科学文化水平低,其中甚至有大量的文盲存在。虽然近年来随着义务教育的推行,农村中的青少年的文化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缓解了这一状况,但是很多农村中老年农业劳动者却无法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适应时代的发展。这也导致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后却只能从事着科技水平含量较低的工作,这给农民增收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2、生产性投入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