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733
正确认识和合理解决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 [摘 要] 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历来是经济学关注的焦点问题。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人们的收入差距正在逐步扩大.两极的不断分化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正确认识和合理解决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刻不容缓,从而有效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增长。本文从分析我国现阶段收入差距状况及其成因入手,提出合理解决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问题的思路。 [关键词] 收入差距 行业 保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收入分配领域的改革为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注入了巨大的生机与活力,广大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显著提高,人们普遍告别了贫穷,解决了温饱问题,迈进了小康社会。收入差距有合理与不合理、合法与不合法、适度与不适度之分。对于收入分配差距,我们一方面应充分认识合理、合法且适度的收入差距所具有的积极意义,发挥其对生产力发展的杠杆作用,进一步深化改革,打破平均主义,以推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应大力规范收入分配关系,调节收入差距,解决收入分配中的不公平问题。 一、我国现阶段收入差距状况及其成因 对于如何看待收入分配的差距问题联合国曾有评价的标准,即基尼系数在0.2以下为绝对平均;0.2~0.3为比较平均;0.3~0.4为比较合理;0.4~0.5为差距较大;0.5以上为差距悬殊,被认为是严重的收入分配不公,甚至已产生了两极分化。目前我国城市的基尼系数为0.34,农村为0.37,综合在一起则为0.46或者更大些①。这说明我国的收入分配的差距较大,值得特别关注。 收入差距的主要表现:(1)垄断行业的收入分配过高,导致收入分配不合理。据《中国经济年鉴》,我国的保险、电力、电讯、交通业等行业的职工收入水平比全国平均收入水平高出30%,他们是把垄断利润转化为其收入分配,这就加大了其成本的支出,从而使普通行业处于劣势,这是不公平的。(2)一些企业的高管的收入过高,导致收入分配不公。目前,某些企业的经营职位和一般职位之间的收入差距在20倍以上。有些国企领导人的年薪达到十几万或几十万,特别是有的大型国企的领导人和上市公司的高管收入甚至达到千万元。(3)我国地区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这里的地区是指我国的东、中、西部三大地区,据有关专家1999年估算,1988年三大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大约占全国收入差距的7.5%,而到了1995年已上升到9.3%,这说明三大地区的收入分配差距在逐步拉大。②近几年,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进行调整,但是,差距仍然是存在的。(4)我国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水平差距较大,城镇居民内部之间的收入差距也有扩大的趋势。我国城镇最富10%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与最低10%居民的支配收入的比率,从2000年的5.02增加到2004年的8.87;2004年农村最富的20%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与最穷的20%居民的比率为6.88;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率从2000年的2.79倍增加到2004年的3.2倍。可见,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在逐步扩大,城镇居民内部的收入差距也在扩大。(5)不同部门和行业的工资收入水平也存在差距。工资是我国在初次分配时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据有关报导:全国机关的年人均工资为1.6万元;事业单位为1.5万元;企业约为1.4万元至1.5万元;而大行业则超过6万元,即后者工资是前三者的4倍多,这里的大行业是指那些占有资源和垄断的行业③。(6)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的离退休人员之间的工资也存在较大差距,这也显失公平。我们说,由于历史的原因,不同地区或地区内部离退休人员的工资存在一定的差距可以理解,但差距拉得过大就不合理。因为物价在上涨,同一地区的人员工资收入差距拉得过大,就会影响低收入者的生活。(7)各地公务员收入也存在不小的差距。据报道,我国财富多的居民占城市居民10%,占有全部城市财富的45%;而财富少的居民占城市居民的10%,只占有全部城市财富的1.4%。④ 造成上述收入分配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