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2613
【摘要】 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过后,我国将逐步走向对外开放,各产业将面临一次新的提升,而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还比较缓慢,给与经济有较大的保护作用,但是在国际金融的趋势下,全球金融市场的发展越紧密,在这种紧密的促使下使货币和资本市场的一体化。但是对外开放对我国的经济将是一次严峻的挑战,因为许多国外的先进的技术和科技引进我国对于一个 发展中国家而言是处于不利的地位,因此,本文将讨论对外开放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利于弊,深化认识,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 对外开放对经济的有利之处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开始了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开放格局经过先试验后推广,采取了分步骤、多层次、逐步推进的战略,经历了一个不断扩大和深化的过程。 1.1 对外开放从局部地区向全国推进 1979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1980年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航船正式扬帆起程。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对外开放的范围由特区逐步扩大到了沿海、沿江、沿边地区,初步形成从沿海向内地推进的格局。1992年相继开放沿江城市和三峡库区、边境和沿海地区省会城市、沿边城市,开放太原等11个内陆省会城市。随后几年,又陆续开放了一大批符合条件的内陆县市。 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原区域性推进的对外开放转变为全方位的对外开放,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至此,一个从沿海到内地、由南向北、自东向西、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区域格局基本形成。 1.2 有利于加快我国金融业的国际化进程,开拓国际市场 在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同时,根据世贸组织的互惠条款,国内银行也可以到国外去开拓市场。中国银行业海外拓展业务将主要受自身经营状况和东道国国内监管条例的限制,而较少受到市场准入方面的限制,这就........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