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773
论我国企业的会计诚信 [摘要]会计信息在社会经济运行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是,目前我国乃至世界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层出不穷,失真的会计信息会给投资者、企业、国家等使用会计信息者带来严重的危害。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也是会计执业机构和会计人员安身立命之本。作为社会信用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会计,其一个基本只能就是为经济发展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为了系统探讨会计诚信问题,从经济理论的角度对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经济理论分析,提出了“信息不对称是会计诚信缺失的前提条件,低成本高收益是会计诚信缺失的动力,契约理论下的委托人缺失是会计诚信缺失的根源”的理论框架。针对我国目前会计界的状况,提出重塑我国会计诚信对策,全面提高会计诚信的理论。认为应从弱化会计信息不对称、提高会计失信成本、加强委托人对会计行为主体的监督等方面来加强会计诚信建设。 [关键词] 会计诚信、信息不对称、公司治理 会计诚信是会计主体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地反映现实经济活动,用所具备的良好职业操守和精湛的会计技能,提供完善的会计信息。我国现代会计先父潘序伦先生曾指出,“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要把信用作为会计工作的生命线,它对保障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规范商业行为的合法操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企业会计诚信的现状 1、我国企业会计诚信缺失 近年来我国会计丑闻迭起,据中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2000年度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测结果令人吃惊:被调查的159家企业中,资产不实.......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