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404
浅论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县域经济 【摘要】四川省经济的落后根源于四川省县域经济的落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制约因素也是多方面的,要发展县域经济,除需要调整产业结构、招商引资、培育特色经济等内生变量下功夫外,政府的财政支持也非常的重要。 【关键词】四川、县域经济、财政政策 县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经济基础,也是国家政权得以稳固的基石,在我国经济突飞猛进的今天,无论是从县域经济拥有的人口和地域规模来看,还是从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及其投资、消费需求来看,县域经济的发展地位日渐突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十分迫切的要求。 一、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一)、县域经济基础薄弱,且发展不平衡; 四川省县域国土面积占全省的95%,耕地占96%,人口占85%,但是GDP仅占全省的49%,县域地方财政收入仅占全省的34.8%,且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结果显示,四川省县域基本竞争力没有一个县进入全国的竞争力百强县,而且尤其是以西南区域的县更加突出,严重的经济落后,发展部平衡,对全省经济形成了很大的制约。 (二)、县乡财政政策困难日益突出; 全省138个县级区域中,有110个需要省财政补助,占85%补贴后收入任然低于标准支出,存在财力缺口的又89个,占县级总数的80%,有6个县财政支出依赖度超过90%,且大部分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低。 (三)、经济结构不合理; 从三次产业结构看,2009年县域三次产业比重为29.8:37:33.2,与全省相比,一产业8.5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分别低3.4和2.1个百分点,由于第一产业投资收益比较低,一产业比重高,说明社会资金无法向效益更高的工业、服务业转移,大量劳动力没有得到最优配置。也说明我省县域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低,结构性矛盾突出。 (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落后,劳动力素质不高; 四川省县域经济普遍存在因生产力水平较低,........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