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492
浅析我国城市贫困的现状及其原因 [摘 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在城市中出现了一定规模的贫困居民群体,城市贫困这一社会问题逐步凸现。本文主要从贫困规模、贫困分布和贫困程度等几方面对我国城市贫困的现状进行分析,然后从下岗失业人员的增加、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和社会救济不到位等方面重点阐述了我国城市贫困的原因。 [关键词]城市贫困;原因分析 一、绪论 是一部与贫困作斗争、不断摆脱贫困的历史。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贫困问题还将长期存在,能否解决好这一问题,不仅影响到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而且还关系到国家的安定团结和社会进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在全社会都在关注如何帮助大量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时候,在城市中出现了一定规模的贫困居民群体,城市贫困这一社会问题逐步凸现。随着经济的发展、改革的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扩张,城市居民中贫困人口与日俱增,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城市贫困问题越贫困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贫困存在于世界各国。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就来越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目前从整体上讲,我国城市贫困主要不是绝对贫困,而是有相对贫困和绝对贫困的双重性。[ 李伟. 社会转型期我国城市贫困人口现状分析[J]生产力研究, 2006, (02) . ] 二、我国城市贫困的现状分析 (一)贫困规模 采用马丁法测算我国2006年、2007年、2008年城市贫困规模分别为1909万、1477万和1338万人,其中赤贫人口分别为804万、547万和492万人。2008年城市贫困人口比2006年减少近567万,下降30%;其中赤贫人口减少幅度更加显著,下降39%。这主要得益于2007年开始在全国所有城市建立城市居民最底生活保障线,使得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 根据调整基期贫困线法,用2009年城市住户调查资料测算我国城市贫困总人口为1050万人,贫困率为3.44%,贫困人口比2006年减少......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