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5236
论宏观调控的不确定性 [摘 要]自上个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以宏观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的调控政策已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经济运行的“大起大落”与恶性通货膨胀的出现。二战以后,西方国家长达数十年的“黄金增长”更是离不开 宏观调控的“保驾护航”。因此,人们有理由乐观地说,大萧条已经成为历史。即使面对此次“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在世界各国政府的联手积极干预下,经济也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走向复苏,而不会出现30年代那样长期经济萧条的局面。必须指出的是,宏观调控要想积极引导经济走势,就必须对经济走势做出正确的预测,而从经济运行的特点看,阻碍正确判断经济发展趋势的最重要因素就是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性。[关键词] 宏观调控 不确定性 不可预测 宏观调控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宏观调控的方法、对象取决于经济体制的性质;宏观调控的目标和任务取决于特定时期经济发展和运行的特点。此外,宏观调控活动还具有一定的确定性,如调控主体的设置、调控程序的规定等,这些可以通过制定行政组织法和行政程序法来解决;又具有鲜明的不确定性,如宏观调控的客体——经济波动的发生与幅度具有不可预测性、宏观调控手段的搭配方式具有非固定性、宏观调控效果具有不确定性等,这些显然采用灵活的政策来应对比较好。[1] 一、宏观调控的不确定性和原因分析 客观事物发展多变的特点以及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局限性,使得对客观事物的预测结果可能偏离人们的预期,具有不确定性,投资项目也不例外。尽管在投资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工作中已就项目市场、采用技术、设备、工程方案、环境保护、配套条件、投资融资和投入产出价格等方面作了尽可能详尽的研究,但项目经营的未来状况仍然可能与设想状况发生偏离,项目实施后的实际结果可.....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