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9357
我国财政货币政策评价与分析 [摘 要] 稳健是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的主题词。所谓稳健的货币政策,其含义是指根据经济变化的征兆来调整政策取向,当经济出现衰退迹象时,货币政策偏向扩张;当经济出现过热时,货币政策偏向紧缩。最终反映到物价上,就是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 稳健的货币政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提法,稳健货币政策是在反通货紧缩趋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稳健货币政策是一种相机抉择,是既要防止经济下滑,又要防止金融风险和新一轮通货膨胀,保证货币供应量平稳增长的政策.它随经济形势变化而变化,其发展趋势是向前瞻性货币政策过渡。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是要自己稳健,而是要整个经济体系稳健。我国的经济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商业银行影响,因而商业银行的稳健对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至关重要。稳健的货币政策要对经济体系与金融体系可能发生的坏结果进行修正和预防,这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既要有战略眼光,也要有战术规范。为保持稳健而进行的每一次调控,尽管是微调,都是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利益调整,都会有人受损、有人获益,因而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一致赞同。实践证明,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正确把握宏观调控的方向和力度,是我国政府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具有创造性和灵活性的政策选择。它既是对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理论与实践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拟就我国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作一点简要的评价与分析。 [关键词]:稳健 财政货币政策 国民经济 健康发展
一、前言 从1993年开始,我国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有效地治理了通货膨胀,实现了国民经济“软着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中国出现了 通货紧缩的趋势。针对这种状况,中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但在货币政策方面,不是提。。。。。。。。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