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6020
西部贫困的经济原因 [摘 要] 西部贫困问题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急需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造成西部贫困的原因既有自然条件恶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基础设施落后,也有西部人口增长过快、文化素质过低,教育普及率低。这是导致我国西部地区贫困落后的主要原因。为此,从西部地区贫困的现状出发,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通过采取政府投入、加大扶贫开发的力度、针对不同地区贫困状况、实施分类扶贫方针、提高贫困者的素质,这将对西部农村的小康建设和西部地区的和谐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关键词] 西部地区 贫困原因 脱贫致富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综合国力明显提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贫困问题仍是阻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消除贫困是当前我国政府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因此,解决西部地区贫困问题,必须了解西部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状况,分析其贫困原因,然后在此基础上对症下药,最后脱贫致富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一、西部地区和东中西部地区及全国的经济状况 1、西部地区的经济状况 我国的西部地区土地广袤占全国的71.4%,人均占有耕地 2 亩,是全国平均水平的 1.3 倍。资源丰富,主要能源方面,天燃气、石油和煤炭储量,占全国的比重分别高达87.6%、14.06%和39.4%。根据有关专家对48 种矿产资源潜在价值的计算,西部各省份的人均矿产资源基本都居于全国前列。在全国已探明储量的156 种矿产中,西部地区有138 种。在 45 种主要矿产资源中,西部有 24 种占全国保有储量的 50%以上,另有11种占 33~50%。2000年―2009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从16655亿元增加到66868亿。。。。。。。。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