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企业是指企业的所有权或所有权的控制权归属一个或数个家庭或家族所有,而且具有能将所有权或所有权的控制权合法传于后代的企业组织。是市场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必然产物。改革开放三十年里,我国家族企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调查显示我国私营企业中有90%是家族企业或泛家族企业。这些家族企业普遍呈现了以下特征:以实现家族的利益为首要目标、企业管理成本低、决策快捷执行顺畅、两权(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
目前我国家族企业不仅走出了粗放型的积累阶段,而且不少家族企业初具规模,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和支撑力量,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具体体现在:1、促进经济的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家族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年均增速达20%以上;②增加国家的税收。2000年以来,家族企业的税收明显快于全国税收增长速度,成为我国税收的重要来源;③增加就业岗位。由于家族企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劳动力需求,明显改善了就业结构、缓解了就业压力;④助推国有企业改革。家族企业所创造的就业岗位,为国企改革解决了后顾之忧;⑤推动市场化进程。家族企业的机制灵活性弥补了市场的空白,使得市场更具活力。
可持续发展是指人类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在管理学的研究范围内,我们把“可持续发展”一词引进微观经济领域,用来研究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在这里,我们认为家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指在可预见的未来中,企业能在更大的规模和范围上支配资源,谋求并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市场占有率,战胜自我的局限性和约束,从而取得比先前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更多的收益,实现基业长青和永续经营。
如今中国的私营企业,普遍采用家庭或家族拥有的形式,在企业内部的管理上广泛存在着家族制管理。可以预料,家族企业将越来越多,其活动会日益成为我国的一个重要经济现象。对家族企业发展状况及发展道路进行研究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
(二)家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中国的家族企业产生于近代社会,其间由于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曾产生了某种程度的间断。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现阶段中国家族企业产生于 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中国20多年改革开放培育和造就了一支浩浩荡荡的民营企业大军。它们中的绝大多是家族企业,从夫妻档、兄弟班、父子兵、亲友团起家,逐步发展壮大,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中国家族企业的发展还处在幼稚期,绝大多数还处在第一代创业阶段,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许多成长中的问题和“各领风骚三五年”的现象。爱多垮台、巨人倒下、三株风波等知名案例,引起了理论界和众多私营企业家的深思。中国家族企业的前途何在,如何实现家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哪些问题制约了家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怎样解决等等,都成为理论界和家族企业老板们非常关心的问题。
通过对我国大量具备家族企业特征的民营企业的研究,我们对中国家族企业发展现阶段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现状有了一定的认识。本人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产权不明晰。家庭企业的产权比国有企业更为清晰, 但家庭企业在产 权上还是存在着一些特有的问题,即家族内部成员之间产权界定不清、家族企业与外界产权不清。产权界定不清, 很容易引起产权 纷争, 最终影响家庭企业正常经营。
2.融资困难一直以来是困扰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经营业务范围的扩展,资金短缺日益成为制约家族企业持续发展的瓶颈。家族企业主要依靠内源融资,即企业的利润滚动来获取资金,银行的信贷资金、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及政府的相应资助等外部融资几乎不可能。这种融资手段使得家族企业的资本结构无法得到有效改善,不利于家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企业文化不先进。家族企业老板个人的喜好和特征常常体现为企业文化特征,创始人个人的价值观成为企业文化的主体部分。家族企业文化受家族血缘关系及家族自身文化影响,在企业创办初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如家族成员能在资金、经验和感情等方面互相支持,有很强的家族凝聚力。但是随着企业的扩大,非家族成员的进入,这种家族文化的不利一面将会显现,如家族成员间的产权不清晰、利益分配不均,“族外人”对企业缺乏责任和忠诚,企业产权制度及治理结构不能适应企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等问题。
4.在企业战略方面,缺乏战略管理。有的家族企业根本没有战略,满足于小富即安的夫妻店;或因创业者知识水平所限,难以逾越专业化管理和规模化经营的门槛,致使企业发展缓慢,虽可维持但难以长大;要么有的家族企业刚刚初具规模却采取盲目的发展战略,如不切实际的多元化,导致企业夭折等。
这些不足成为了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也是我国家族企业易于创业,难于发展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改进家族企业的家族式治理结构,建立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从而真正完善民营家族企业的治理结构。
二、制约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
家族企业经过30年的飞速发展,尽管数量庞大,但大多数企业发展畸形,无法长远发展,只有少数的企业像正泰集团、希望股份等企业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原始积累,发展为规模大、资本雄厚、市场竞争力强的明星企业。与国外的家族企业相比,我国的家族企业普遍“短命”,易于创业,难于发展。所有的这一切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即我国家族企业怎样才能不断创新、发展,可持续地保证企业的竞争优势。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研究影响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制约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有:
(一)企业产权不明晰
1.个人产权与企业法人产权不分。
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投资者财产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所有权严格分开。家族企业关系下的产权安排使企业的个人财产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所有权不分。在我国家族企业中,企业法人财产所有权深受家族个人财产所有权的干扰和控制,区分不清楚个人财产和企业财产,企业的发展深受个人或家族的干预,无法独立存在。我国家族企业虽大多采取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形式,但公司组织只是一种形式,家族企业并没有按照规范的公司法人制度来运作,没有健全企业法人关系,不能保证企业以独立的法人资格存在。家族企业财产所有权对法人财产所有权的干预和控制主要表现在企业经营问题上,家族企业财产所有权高度集中在企业主或其家族手中,这既为家族企业主干预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了保证,又提供了激励。企业主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干预使企业的发展深受个人和家族的制约。
2.企业的所有者之间的产权界定不清。
企业在创立之初吸收家族成员进入企业是大多数家族企业的普遍做法。由于中国文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尚人伦、重感情等道德准则,很少有家族企业在创业之初,对家族成员之间的产权进行界定,大家都觉得自家人谈钱伤感情,这就埋下了日后家族成员之间产权不清的隐患。创业之初,几个兄弟姐妹或者父子共同投资,其内部产权往往不明晰,特别是当企业的规模更大,由谁继承的时候,这一问题就更显突出了。中国文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荐祖宗、尚人伦、重感情之类的道德准则,也阻碍了家族企业产权的制度化、明晰化,增大了企业做大做强的难度。例如希望集团,起初是家族式合伙制企业,成立之初四兄弟共同创业,未重视产权问题,但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出现了种种纠纷甚至冲突,在重新界定产权之后,企业才得以进一步发展。
3.产权结构不合理。
多数家族企业都是单一的产权主体,这种单一的股权结构虽然对企业产权的稳定性有利,但这种结构对家族团结和经营能力依赖性太强,成员间的利益冲突会给企业的生存发展带来重大影响。单一的股权结构使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集中在企业主手中,“董事长兼总经理”是最普遍的老板身份。家族企业的单一股权结构在企业创业阶段具有其不可代替的优势和存在的合理性,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和阶段后,与现代市场经济的矛盾便会日益突出和尖锐,必然会带来管理的人格化、决策的随意性和员工缺乏认同感、责任感等问题。
(二)融资困难
1.家族企业内部融资严重不足。
我国家族企业,特别是家族中小型企业融资的渠道主要依赖于内部融资,即内部成员合伙集资或者利用企业经营利润积累资金。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调查显示,在家族企业开业之时,业主个人的资金在企业资金构成中占近70%,其他私人投资占24.9%;而在企业股东股份构成中,业主所占股份为66%,同姓兄弟占14%,异姓兄弟占3%;90%以上的家族企业是完全靠自筹资金来解决创业资金的。当家族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需要扩大规模和更新设备时,家族企业的自有资金和留存利润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2.家族企业外部融资困难。
(1)制度与政策因素制约了家族制企业的融资拓展。
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导致银行业的高度垄断与产业中的高度垄断相互呼应,大银行与国企业之间自然就产生了较为明显的互生关系,从而在家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家族企业特别是中小型的企业很难从银行那贷款来发展自己。虽然政府部门已经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商业银行增加对家族企业的贷款,但各商业银行出于对资金安全的考虑,集中力量抓大客户,对国企和外企提供大量贷款优惠政策,对家族企业的融资行为顾虑重重,大多数采取避而远之的做法,生怕出了问题连累到自己。同样是不良贷款,贷款对象是国有企业,银行工作人员可以不承担责任;如果是家族企业,就可能被司法机关追究。所以,金融机构出于对贷款责任的担心,在具体操作中就尽量限制对私营企业的贷款数额,而且贷款手续繁杂、抵押条件苛刻,致使很多私营企业望而却步,这与我国家族企业对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是不成比例。不仅如此,国家在有关政策上存在明显的所有制歧视,增加了家族制企业贷款的难度,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家族制企业融资渠道的拓展。
(2)资本市场的利用有限。
目前国家出于分散风险的考虑,开辟了以股票和债券市场为核心的资本市场,以期给家族企业提供一种新的融资渠道,而中国的资本市场只有十几年的历史,是一个不成熟的市场。在企业所有制和市场规模、制度环境等诸因素的制约下,家族企业要想利用上市或发行债券等途径来融资也是困难重重。事实上家族企业利用现有的资本市场来融资的可能性不大,家族企业基本上被排斥在资本市场之外。
(3)信息不对称。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尚无法有效地解决家族企业进行外源融资时所面临的信息问题。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透明是家族企业外源融资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之一。银行很难与家族企业建立和谐的联系,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对家族企业小规模融资需求需要支付额外的信用评估与监督成本,因而国有商业银行偏好与资本密集型的大规模信贷需求建立联系,而漠视中小家族企业的存在。第二,国有商业银行认为没有必要也不愿因为给家族企业发放贷款而承担额外风险。第三,家族企业布局较为分散,贷款笔数多,数额少,风险大,手续繁琐,导致银行贷款的管理成本高,因而银行对家族企业放贷往往来取消极推脱态度。目前国有商业银行要求贷款必须实行抵押和担保制度,而中小家族企业一般都不能提供充足的资产抵押,同时也难以找到可靠的机构为其担保。第四,家族企业在自身机制和经营管理上存在固有缺陷。相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家族企业更加容易隐瞒真实信息,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制约了国有商业银行对家族企业的信贷行为。
(三)企业文化不先进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商业文化必定受到一个国家文化的影响。中国家族企业文化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社会积淀,深深打上了“尊上”、“忠信”、“服从”等传统家文化的烙印,家业与企业一体化,家观念与企业观念并重。中国家族企业文化中有一些有利于组织发展的元素如高度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勤俭刻苦,讲究信誉等。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家族企业文化中同样存在着阻碍家族企业发展壮大的元素,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点:
1.企业文化具有惟意志色彩。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2/3/3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 浅析家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二)......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2/3/3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