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人员根据组织经营战略目标,有针对性地对员工进行一定程度的激励,对员工的行为方向进行一定的引导,使员工不断开阔眼界,不断追求个人价值的最大化,并引导员工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结合,不断超越自我,最终实现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双重实现。
(2)有利于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
当今世界,企业对人力资源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企业要获得高质量、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一般有两个途径:一是从企业外部吸引招聘高素质的人才;另一条途径是对企业内部的员工进行培训开发,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质量。通过激励来控制和调节人的行为趋向,会给学习和实践带来巨大的动力,从而会导致个人素质的不断提高。
有效地利用激励因素,结合组织目标,与员工一起设计职业生涯发展计划,并为员工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教育机会,增加员工的信心和经验,拓宽员工的视野,使员工能够感觉到自己是受到重视的人,也有利于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
(3)有利于组织吸引和留住人才:
通过不断激励员工,不仅可以把企业需要的人才吸引到企业中来,同时也确保企业的人才不外流,减少企业的人员流动性,从而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随着中国加入WTO,这一趋势更加明显。许多企业为了吸引并留住人才,会采取多种激励的方法。
(4)有利于改善企业文化:
通过激励不仅可以形成一定的企业文化,而且也可以不断改善企业文化。管理者关心员工,关心员工在事业上的发展,让他觉得公司、事业是他们的,而不仅仅是公司的,这样不仅对增强公司的凝聚力有莫大的好处,而且对企业内其他人和周围的环境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反之,一种健康的企业文化又能向全体员工提供使其受到鼓舞、激励的共同价值观,会对所有的员工产生吸引力,使员工产生一种精神力量,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一股合力,促进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5)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业绩:
每个企业的员工总是由某种需要或期望而激发自己的内在动力,这种动力会化为行动表现出来,当他的行为得到相应合理而公平的报酬,得到适当的激励后,他的满意度就会增加,有利于巩固和加强他的努力程度,并能促使他向更高的目标前进,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业绩。
一个人能力再高,如果激励水平很低,缺乏足够的自动力,也必然不会有好的工作效绩;反之,一个人能力一般,如果受到充分的激励,发挥出巨大的热情,也必然会有出色的表现。由此可见,激励对工作人员积极性的调动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二)几种激励理论
激励理论是研究如何满足人的各种需要,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如何使被管理者朝着既定的目标奋斗,如何使个人得到更好成长,并最终实现个人目标的理论。目前比较受关注的理论有以下几种: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马斯洛认为,人有五个层次的需求,由低级的需求逐渐上升发展到高级的需求。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2/9/9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 浅析高新技术企业中的激励艺术(二)......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2/9/9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