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先对企业的筹资战略及其决策原则进行了探讨,然后从影响筹资决策的两个基本因素资金成本和筹资的风险出发,对债务筹资与权益筹资两种筹资方式进行了资金成本和筹资风险的比较,以及筹资方式的顺序选择。由于两种筹资方式存在的利弊,筹资决策必须在权衡资金成本和筹资风险关系的基础上,对债务筹资和权益筹资实行一定比例的组合,因此结合资本结构理论,提出比较资金成本法、每股利润分析法和净资产收益法等定量分析模型以确定最优的资本结构。
【关键词】:筹资方式、资金成本、筹资风险、资本结构、定量分析模型
【正文】:
企业筹资是一个古老而又崭新的课题。“古老”是因为从历史的角度讲,自100多年前,阿尔弗雷德•马歇尔让力学的均衡走进经济学之后,企业筹资理论就为经济界所关注,而“崭新”是鉴于金融工程字的蓬勃发展及我国投融资体制发生了深刻的结构性转变,可供企业使用的创新金融产品不断涌现,进而导致企业筹资渠道和方式的日新月异,使得企业在筹集资金时不得不面对新的情况。企业如何慎重地选择筹资方式和资本结构,以保证企业生产经营发展资金的需要,实现股东权益最大化的理财和目标,这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没有规矩,难成方圆。对于企业来讲,制定适应客观条件和自身发展需要的筹资战略和决策原则,并以此为指导,实施相应的筹资行为,是很有必要的。为此,本文先就企业的筹资战略及其决策原则策略进行探讨。
一、 筹资战略及决策原则
(一) 筹资战略
一般来说,企业的筹资战略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基本类型:1、扩张性筹资战略。筹资目的是为了满足企业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或增加对外投资对资本的需要;2、调整性筹资战略。筹资目的是出于优化资本结构的需要;3、混合性筹资战略。筹资目的为了满足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和调整资本结构两种需求,兼具了扩张性筹资战略和调整性战略的特性。
由于企业是在一定环境下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有机集合体,企业运营只有适应环境变化的要求,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企业筹资战略的制定必须立足于一定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之下:1、宏观环境。1)政治法律环境,指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制度、经济体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2)经济环境,是指企业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经济条件、经济特征、经济联系等客观因素。3)技术环境,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技术水平、技术政策、新产品开发能力以及技术发展的动向等的总和。宏观经济环境好,就会为企业筹资创造有利的条件;反之,宏观 经济环境不好,则会制约企业的筹资。随着改革开放的政策实施,我国政局稳定,经济日益活跃,我国的产业政策、外汇政策和税收政策等的日益完善,与国际惯例的逐步接轨,为外资进入中国提供了保证,使我国企业的筹资区域进一步扩大,筹资数额逐年增加,方式也更加多样。2、微观环境:是指直接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条件和能力的因素,包括行业状况、竞争者状况、供应商状况及其他公众的状况。一个良好的销售网络、及稳定的原材料供应商等微观环境,将十分有利于企业筹资的顺利实现。此外,企业的内部条件也应该属于企业筹资的微观环境。企业的内部条件包括:企业经营者的能力、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和政策、组织结构、管理制度,研究开发情况等。就筹资而言,企业内部条件达到一定的标准,才会吸引资金、技术进入企业,因此企业要得到实现企业扩张所需要的资金,应扎扎实实的做好企业的各项工作,赢得债权人和投资者的信任,他们才会将资金、技术交由企业使用和管理。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1/5/5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 关于企业筹资决策的探讨(一)......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1/5/5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