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本文以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探讨了科学发展观下的财政支出结构中农业、教育、科技、卫生、环保、社会保障等支出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财政支出结构问题的基本政策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基本思路
【正文】: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政方针,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体制保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突破和创新将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全党必须善于和尽可能协调好各方面的社会利益,兼顾社会各阶层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尽可能地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从而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的精神,政府财政支出管理工作必须按照公共财政体制要求,发挥财政宏观调控的职能作用,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促进目前传统的社会资源配置机制和分配关系改革,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和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必要的物质保证。
一、公共财政体制下政府支出结构的理论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资源的配置机制和分配关系相对于传统体制下的资源配置机制和分配关系将会出现各种变化,财政职能、财政支出结构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因此,正确认识和界定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支出结构,在理论上进行深入研究很有必要。
(一)政府职能与财政支出结构
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财政分配服从于政府职能,财政是政府履行职能的重要物质经济基础。因此,财政分配、财政支出结构与政府职能有着直接关系,即财政支出结构在根本上取决于政府职能范围。如何正确认识界定政府职能,这是研究财政支出结构的一个重要理论前提。
1、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看,政府职能作用呈现不断拓宽的趋势。政府职能一般包括3个方面:一是政治职能。运用政治暴力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和基本利益,维护本国在国际上的主权和利益;二是经济职能。通过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干预经济活动,实现国家宏观政策目标,促进经济发展,为实现统治阶级的统治和促进社会发展创造物质基础;三是公共职能。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和发展社会科学、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环保等事业,以适应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从长期历史进程分析,随着人类社会的演进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政府职能出现了明显的发展变化趋势,其基本特征是:政府政治职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而政府的经济职能、公共职能不断上升。即从广义来看,政府的职能作用随着社会发展处于扩大化趋势,这与不同社会历史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一定生产关系存在紧密联系。同时,政府职能的扩大,对于加速经济发展,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
2、从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看,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趋于强化。西方市场经济发展已有几百年历史,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也在发生变化,从总体趋势考察,普遍经历了由传统自由放任到现代化国家干预的变化过程,政府调控经济的职能作用不断增强。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政府对经济的调控政策是让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自由调节经济的运行,而政府的职能作用仅限于行政、司法及建设维持必要的公共工程设施。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后,随着自由竞争的自动调节机制被不断出现的经济危机所打乱,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了历史上最深刻、最持久、最广泛的经济危机,宣告了古典学派“自由放任”政策的破产。在这种背景下,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并很快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基础,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周期性经济危机引发的社会矛盾。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运行中出现了通胀加剧和失业增加的“滞胀”现象,凯恩斯的国家政府干预经济政策不能有效解决“滞胀”问题。因此,建立在政府适当干预基础上的修复“看不见的手”,加强市场作用的政策导向促进了政府职能及其对经济的渗透力呈现不断增强的趋势。现代西方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经济学》中明确指出,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主要出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力图矫正市场失灵,以提高效率;二是规划利用税收和支出向特殊群体进行收入再分配,以促进公平;三是依靠税收、支出和货币量进行调控,以支持宏观经济增长。
3、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国情看,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职能化一般比西方国家更加突出和重要。从国外情况看,日本和韩国经济发展的经验及其他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都证明,后发展国家在较短时间内走完发达国家用200-300年走过的道路,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依靠国家力量来弥补市场的不足,把资源集中配置到国家产业政策引导方面。如果没有政府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仅仅依靠市场的自发调节,工业化国家发展必然要走一条漫长的道路。我国是一个拥有近13亿人口发展中大国,各地区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差异都很大,又处在新旧体制改革的剧烈变革时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面临着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不足、就业形势严峻、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保护环境和生态等问题。我国的国情决定,搞改革促发展仅靠市场机制解决不了未来中国工业化发展面临的难题,也实现不了体制转轨的战略性任务。因此,在中国,强调政府的宏观调控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1/6/6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 科学发展观下的政府财政支出结构调整问题研究(一)......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1/6/6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