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内外结合而不是仅以对外的角度对品牌战略进行定位
品牌战略是在营销工作基础之上的一种提升,由于传统的营销思维定式,中国企业一般将品牌工作定位于对外。但品牌战略需要从更高的层面,把握公司营销的整体方向,这就要求不仅考虑到对外环境的针对性,而且考虑到公司内部组织架构和资源整合的工作内容。很多中国企业在进行品牌战略的规划时,仅仅注意对外和品牌营销工作的结合,而忽略了对内品牌架构设计和品牌管理的协调与支持,造成了品牌战略在企业内部导入工作的不彻底,最终会导致品牌战略在实施过程中的偏移。
3、 立足长远而不仅仅是对企业短期目标的结合
很多中国企业在实施品牌战略时,习惯将过去对营销的短期要求移植到对品牌战略的需求上来。而品牌战略工作更多的应是从整体上,确立和把握企业营销的长远方向。在品牌战略确立后,至少应该满足企业发展3-5年的需求。品牌战略并不能满足企业急功近利的短期需求,而这也是中国企业在进行品牌战略工作时的一大误区。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在对全球各种品牌战略理论和企业实践进行研究比较后,以战略管理思维为基本出发点,将品牌战略的相关基本构成进行了重新的梳理,并针对企业的具体实践,探讨如何按照战略管理的思路,重新审视企业品牌战略工作。
二、以战略管理的思维,指导品牌战略工作的前提
根据上述基本出发点,清晰品牌战略的价值定位、品牌战略的前期分析将是有效的以战略管理的思维,指导品牌战略工作进行的前提。
(一)明确品牌的战略性价值
对中国企业来说,由于品牌战略属于企业战略新的领域,引入战略管理思维的基础,即是对品牌、对公司的战略性价值的清醒认知。
品牌对公司的价值,可以分解为:对客户的价值,对公司产生的间接价值以及对公司运营产生的直接价值。
1、 品牌对客户的价值:
“品牌和客户的关系,可以视为一种合同或协定。”(注4)对于客户来说,品牌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一种识别性,这种识别性不仅仅指明了产品的来源或生产者,更重要的是,成为客户选择的一种简单标准和凭证。
影响客户的选择,才是品牌通过客户,对企业真正的价值所在。整体而言,品牌对客户的价值体现在两大方面:
(1)简化决策过程,降低决策风险
今天的客户在购买决策时,面临着比过去多得多的商品信息;同时,客户的购买行为存在着大量不确定因素构成的风险。美国受众在进行购买决策时,综合性成本在2000年-2003年间,上升了30%(注5)。虽然客户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可以简化决策过程或规避购买风险,但是,大多数客户采用的简单方法就是只买名牌。在IBM1999年对全美2000名笔记本电脑客户所进行的调研中,发现其中只有不到1/3的人能够明确的说出IBM产品的优点,而其他客户选择IBM的主要理由就是“IBM值得他们信赖”。品牌对于很多客户而言,成为一种重要的风险控制手段。
(2) 提升归属感和情感认同
现代社会,品牌不仅是产品和厂商的识别,且已日益成为使用者的自我识别手段。100%的劳斯莱斯用户认为自身是上流社会的一员;在奔驰的用户中,这个比例降低到64%,但所有的奔驰用户认为自己是富裕阶层的一份子。在这里,“劳斯莱斯”和“奔驰”成为其使用者识别各自所处群体的重要标识。
而这种识别特征,和品牌带给客户的情感认同紧密相关。“阿迪达斯”具有比“耐克”更为专业的感觉,而“耐克”更时尚,因此两个品牌的受众,会产生相应的区别,这是品牌和客户产生的情感关联。
2、 品牌对企业的价值
品牌对企业最根本的价值,在于识别性,能够使品牌拥有者通过法律手段对自身的这种识别性进行保护。
同时,品牌对公司产生的战略性价值,如图3显示,在内部-外部、现在-未来两个维度上,都对公司的整体发展,起到战略推动作用。
需要强调的是,品牌对公司的价值绝不仅仅体现在单纯的客户群体和市场扩展方面(这也是目前中国企业在看待品牌战略价值方面的一个典型误区),而在团队建设、产品研发、投资并购、谈判方面,发挥着综合的效应。例如,目前中国家电和消费电子领域,连锁经销商(比如国美、苏宁等)正在产业链中掌握着
越来越大的话语权。在生产厂商和连锁经销商的谈判过程中(诸如柜台、价格、联合促销等方面),强势品牌明显处于更为有利的地位。此外,强大的品牌,能够促进企业获得更有价值的客户,并获取更大的利润。在2001年对中国电视品牌的一项统计中,索尼的市场份额排在第10位,但整体利润额超过了前9名品牌的总和。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2/5/5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 关于企业品牌战略的探讨(二)......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2/5/5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