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畜产品价格的国际比较
单位:元/千克
国内市场价格 国际价格
猪肉
牛肉
冻鸡 10.89
14.63
8.63 48.17
33.25
28.76
注:猪肉的国际价格为美国产冷冻分割肉在日本市场上的批发价格,牛肉为澳大利亚产的整扇冷冻肉在日本市场上的批发价格。
(二)质量竞争力。
1、我国农产品在质量竞争力方面,具有一些明显的不足之处。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表现。
(1)大宗农产品方面,主要问题是专用性不强,品种较多而杂,不能满足大规模加工企业和现代化市场的需求。例如表4农产品质量竞争力不足的表现。
表4 农产品质量竞争力不足的表现
小麦 专用性较差,尤其是缺乏强筋小麦,品种均一性差。
玉米 专用性较差,水分含量高,品种混杂。
大豆 出油率低。
棉花 异性纤维含量高,强度低,长度差,品种杂。
水果 色泽、形状、口感等方面的品质缺陷、农药残留较高。
蔬菜 形状、口感等方面的品质缺陷、农药残留较高。
猪肉 疫病、饲养方式、屠宰设备。
牛肉 设病、屠宰设备。
禽肉 疫病、抗生素使用。
(2)水果、蔬菜产品方面,主要是外在形态,口感和农药残留方面的问题,这不仅使得我们的水果蔬菜产品屡屡受限,而且也在国内市场引起了日益关注。
(3)在畜产品方面,主要是疫病、饲养方式,屠宰设备、动物、药物使用等卫生安全方面的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畜产品出口受到了一定限制。如表5中国大陆禽肉出口所遭到的卫生检疫壁垒。
表5 中国大陆禽肉出口所遭到的卫生检疫壁垒
时间 进口国家/地区 限制进口的原因和措施
1996年8月 欧盟 疫病、兽药残留。关闭市场5年。
2001年6月 日本 因香港发生禽流感而禁止从中国大陆进口禽肉。实行了2个月。
2002年1月 欧盟 从对虾和蜂蜜中检验出氯霉素。禁止从中国大陆进口所有动物源性食品。至今仍未解除。
2002年2月 马来西亚 因香港发生禽流感而禁止从中国大陆进口禽肉。实行了3个月。
2002年2月 瑞士 因鸡肉检验出抗生素而禁止从中国大陆进口鸡肉。实行了1个半月。
2002年3月 俄罗斯 禁止从中国大陆进口肉类食品,实行了半个月。
2002年4月 日本 因从河北—肉鸡厂加工的鸡肉中检测出新城疫病毒,停止了从该厂的进口。
(三)信誉竞争力。在这一方面,我国更是面临着明显的不利因素。
1、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品牌效应不强。
2、一些中小企业急功近利,短期行为,不注意长期市场培育。
3、农民生产规模极为狭小,缺乏农民组织,农民素质较低,表现出较差的市场诚信行为。
4、更有个别企业不讲基本的企业道德,以次充好,造假售假,严重影响了整个产品形象。
5、管理体制不合理,政企不分,一些地方或者部门对企业进行过多的干预,使得企业不能履约,诚信大受影响。
四、影响农产品出口国际竞争力的因素。
影响和制约我国农产品出口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多种,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产品出口生产成本高。从总体上讲,我国小麦、玉米、大豆、油菜和棉花的生产成本水平较高。我国每公斤小麦生产成本是美国的1.2倍,是阿根廷的1.4倍,是加拿大和法国的2倍以上(见表6)。每公斤玉米生产成本是美国和阿根廷的1.1-1.2倍,是法国的2倍多。大豆的生产成本大约是主要大豆出口国美国和阿根廷的1.2-1.3倍。我国油料作物(如油菜籽)的生产成本高达2.81元/公斤,是加拿大的3倍多。我国每公斤棉花的生产成本比美国只高5%左右,但如果考虑到棉花的质量差别和收获方式(美国棉花是一次性收获,单产比我国低很多),成本差距要更大一些。在所研究的主要农作物中,只有稻谷在生产成本上有一定的优势。虽然我国籼稻每公斤生产成本高于亚洲主要生产国家(如泰国),但与美国和阿根廷的粳稻生产成本相比,中国粳稻每公斤生产成本较低(1.14元/公斤),比美国(2.04元/公斤)低44%.
表6 1997-98年稻谷、小麦、玉米、大豆、油菜和棉花生产成本水平的国际比较
每公斤产品产出投入的生产成本 单位产品
作物 国家 化肥农药 机械 土地 活劳动 税收 成本外 其它 生产成本
小麦 中国 0.29 0.21 0.03 0.46 0.05 0.08 0.18 1.31
美国 0.22 0.20 0.26 0.07 0.08 0.00 0.29 1.12
加拿大 0.20 0.17 0.02 0.06 0.00 0.00 0.12 0.56
法国 0.04 0.05 0.04 0.06 0.00 0.00 0.12 0.35
阿根廷 - - - - - - - 0.91
玉米 中国 0.22 0.09 0.01 0.43 0.03 0.06 0.10 0.94
美国 0.18 0.26 0.21 0.08 0.02 0.00 0.14 0.88
法国 0.04 0.07 0.03 0.07 0.00 0.00 0.16 0.45
阿根廷 - - - - - - - 0.79
大豆 中国 0.22 0.20 0.04 0.93 0.10 0.20 0.32 2.03
美国 0.25 0.48 0.55 0.14 0.05 0.00 0.30 1.76
阿根廷 - - - - - - - 1.51
油菜籽 中国 0.52 0.17 0.03 1.52 0.14 0.20 0.22 2.81
加拿大 0.38 0.26 0.03 0.08 0.06 0.00 0.11 0.92
长绒棉 中国 4.09 1.98 0.42 2.96 0.28 0.99 3.39 14.11
美国 2.96 4.71 1.61 1.88 0.40 0.00 1.75 13.45
籼稻 中国 0.16 0.09 0.01 0.43 0.05 0.10 0.16 1.01
泰国 0.17 0.14 0.00 0.22 0.00 0.00 0.06 0.59
粳稻 中国 0.23 0.18 0.05 0.41 0.05 0.08 0.15 1.14
美国 0.35 0.53 0.39 0.18 0.10 0.00 0.49 2.04
资料来源及说明:中国成本来自《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其它国家均来自相应国家的农业部和农业研究单位。中国生产成本为1997和1998年的平均数,土地费仅为承包费;美国为1997和1998年的平均数,土地包括保险费;加拿大为1998年阿尔伯塔省春小麦成本数据;法国为1997年成本数据,无税收;加拿大油菜为1998年阿尔伯塔省Argentine 和Transgen两个油菜品种的平均数;阿根廷为1995年成本数据。中国籼稻和粳稻为1998年成本数据,泰国为1998年雨季籼稻成本数据。人民币与外汇换算均按官方汇率计算。
(二)农产品质量差。国际市场上,我国部分农产品虽具有价格优势和竞争能力,质量却比较低。例如我国是苹果生产大国,产量居世界第一位,而目前我国苹果年出口量仅占生产总量的1%左右,出口受阻的主要原因是苹果质量差,大小不均,含糖量低,虫果率高,采后保质能力差,果实农药残留超标。我国相当多的农产品都与苹果类似。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2002年日本加强了对浙江香菇的检测力度,韩国强化了对水产品金属残留的检验标准,西方国家则对浙江绿茶的检验越来越严格。杭州市萧山区100多家蔬菜加工企业的出口产品多是腌制、酱制蔬菜,在接受进口国的标准检测时只有3家顺利过关。
(三)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尚处在初级阶段,精加工产品少。尽管这些年来有了变化,农产品加工出口逐年增加,但我国出口的农产品加工工艺粗糙,摆脱不了手工作坊式的简单生产模式,形成不了工业化大规模生产。例如,发达国家已普遍采用了水果摘后预冷、贮藏、洗果、涂蜡、分级和冷链运输等规范配套的处理方式,产后商品化处理量几乎达到了100%。而我国包括简易的手工分级在内的商品化处理量,还不到总产量的1%。我国柑桔的鲜食与加工量的比例为95:5,而世界柑桔鲜食与加工量比例为65:35。美国和巴西的加工比例高达80%,消费者需要高档、优质、方便的食品。而我国输出的是“大路货”,这必然导致我国农产品加工品在国际市场上得不到应有的份额。据专家测算,价值1元的初级农产品,经加工处理后,在美国可增值3.72元,日本为2.20元、我国只有0.38元。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大多在2.0-3.7:1以上,而我国只有0.43:1。美国玉米深加工产品达3000个品种,广泛应用化工、纺织、印染、造纸等各个领域,而我国玉米深加工产品只有20几种,玉米加工量仅占其总产量的8%,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3/4/4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 提高我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三)......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3/4/4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