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遵循培训的程序,如下图:
(2)选择合适的培训主体
企业培训者可为企业专职培训师、企业主管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及外聘教师。企业内部培训者是企业培训主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尤其是要发挥企业管理者的培训作用。作为培训主体,培训者要掌握培训的方法特点及具备培训的知识能力,因此培训者也要接受培训。在目前企业自身培训力量比较薄弱的情况下,企业可借用外部的培训力量,与各种专业、正规的培训机构合作。
(3)选择合适的培训对象
企业培训的对象是指需要培训的人,没有需要不必培训。它包括企业从最高层到最低层的所有员工,而不能仅限于少数主管人员或准备提拔的人,应把所有那些合乎条件、渴望学习的员工都纳入培训的范围。尤其是企业的高级主管人员首先应接受培训,一方面为员工培训树立榜样,另一方面高级主管是所有下级的培训者。
(4)设计合适的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的适当与否是培训能否有效的关键因素,为此必须作好培训前的需求分析。培训需求分析包括组织、工作和个人分析。组织分析就是要确定企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企业将来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工作分析就是确认某一岗位的工作行为与期望的行为标准的差距;个人分析就是找出某一员工现有的技能水平与要求的技能水平的缺口。培训就是要填补缺口,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培训的内容体系从总体上来看可分知识、技能和态度培训,不同的员工、不同的岗位、不同的阶段,培训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培训的种类也不尽相同。
(5)选择合适的培训方法
企业培训的方法要符合成人学习的特点。成人学习有三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成人是通过干而学的;二是成人是通过与原有知识的联系、比较来学习的;三是成人学习带有鲜明的实用性。因此培训的内容应具体、真实,与学员有关,并凸显学习的目标。在培训方法上,除讲授外,要更多采用学员的自身参与、亲身体验、实用训练和行动学习等方法,注重引导、启发和调动学员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
(6)选择合适的培训形式
企业培训的形式多种多样,在组织上可分为正式培训和非正式培训;在时间安排上可分为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在工作关系上可分为脱岗培训和在岗培训;在培训地点上可分为企业内培训和企业外培训等。具体采取什么形式,应根据培训的任务、内容及企业自身的情况来定。西方学者认为,企业培训的环境氛围应以轻松活泼为宜。
(7)引入先进的培训媒介
现代企业培训的工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传统的黑板、粉笔外,像录音录像、投影片、幻灯片、活动挂图、电脑系统、培训软件等先进技术越来越被企业在培训中采用。先进的培训媒介一方面可提高培训的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企业培训的效果。
4、建立企业文化强化学习氛围
首先企业培训的内容要受到企业的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制约,同时培训本身也是建立和实现企业文化的过程。培训要注重对员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倾向的引导,使之切合企业文化的恃性,并促进员工认同和宣扬企业的文化。缺少企业文化支撑的培训是没有方向的培训,违背企业文化规范的培训是误入歧途的培训,有效的培训必须以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为前提。
四、企业规避员工培训风险的措施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员工培训是企业的一种经济投资活动。员工培训投资的收益具有间接性、远意性和高增值性的特点。但是,员工培训投资与其它投资一样,具有风险性,而且同样是收益越大风险越大。员工培训投资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由于员工培训计划不合理、培训方式不科学、培训内容没有针对性、培训对象选择不适当等诸多原因,造成企业花费了许多经费和时间,却没有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其二,由于激烈的人才竞争和不规范的人才流动,而造成受训员工的流失,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对企业来说,在加强员工培训的同时,应采取有效地措施规避员工培训的风险。除了通过制定合理的员工培训计划,建立有效的培训激励机制,采用先进的培训方式和技术,及时进行培训效果评估以提高培训效果,以及努力稳定员工队伍外,还必须建立必要的培训约束机制,以规避人才流动可能给员工培训造成的损害。具体办法有:
(一)签订培训契约
签订培训契约是防止人才流失的强有力的约束制度,这主要是针对培训周期较长、培训费用较多的受训员工。契约主要是明确企业为员工提供培训的机会,员工运用自己所学为企业服务一定年限。签订契约要坚持三个原则:公平性原则,企业和员工的权利与义务应公平合理;合法性原则,契约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劳动人事政策,格式规范、条款明确、手续齐备;可行性原则,契约规定的条款应易于执行,便于操作。
(二)员工合理分担培训费用
现在员工培训的费用,特别是长期培训、高新技术培训的费用很高。如果培训费用全部由企业承担,一方面给企业造成巨大的财务压力,另一方面如果人才流失,企业损失更大。既然培训既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员工个人提高的需要,那么,员工分担部分培训费用也是合情合理的,而且有利于企业规避员工培训的风险。当然,员工合理分担培训费用可采取灵活的方式,例如,对于一次性支付培训费用有困难的员工,其培训费用可从薪酬中逐年扣除;对于参加培训的员工,在企业服务了一定年限而且业绩突出者,企业可以逐年退还部分培训费用。
我们还可以借鉴职工股权和期权的理论,在职工股权制度基础上,在员工培训中引入期权理论,即把学习和培训过程中发生的费用,以员工自付、企业股票期权补偿的方式制度化,这既有利于提高员工学习的积极性,稳定员工队伍,又有利于企业有效利用资金、增强培训效果。
(三)加强人事档案管理
当前,人事档案对员工个人来说仍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而且我国仍然实行“档随人走”、“人档同流”的人事档案转移原则。所以,有效管理员工的人事档案,按政策和契约规范转移员工的人事档案,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员工产生约束作用。
五、结束语
如前所述,企业培训是提升企业整体绩效水平的有效工具,同时培训是企业获得长远发展的坚实保障;培训是为员工、为企业不断注入新的血液,以利于企业在不断创新中发展、壮大;通过培训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创造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马志间 石凤侠:《国企留住人才完善培训体系》,《中国培训》2003年第3期,第24页。
2、王强、胡汉辉:《管理创新十讲——学习型组织团队读本》,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9月。
3、周忠兴:《管理即培训——兼论企业有效培训是管理过程的最好体现》,《销售与市场》1999年第3期,第27页。
4、刘琴 徐拥军:《企业如何规避员工培训的风险》,《中国培训》2003年第3期,第52页。
5、夏良康:《论企业有效培训》,《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第53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4/4/4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