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编号:GS2403 论文字数:8740,页数:07
我国彩电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摘 要] 本文从2007年中国彩电企业集体落榜“中国名牌产品”及中国赛格日立等重点CRT彩管厂商轮番倒闭出发,在彩电高清化、数字化、平板化的大趋势下,分析了中国彩电业市场机会与竞争格局;紧接着,透过迈克尔·波特五力模型,得出中国彩电业全面失去优势的结论;进一步,在产业链的竞争中,中国彩电业正面临着“点对链”的不对称竞争,而市场策略上,中国企业可以走的差异化道路和操作空间却相当有限,因此,发展中国彩电业,进军上游资源是唯一的生路,同时,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支持。
[关键词] 中国彩电业 市场竞争 产业链 问题 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2007年以来,中国彩电市场发生了很多深刻的变化。其中,笔者认为有两个标志性事件值得关注。 一是中国彩电企业集体落榜“中国名牌产品”[“中国名牌”的评选,是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国务院颁布的《质量振兴纲要》和国务院赋予的职能,于2001年6月15日,颁布《中国名牌产品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国质检〔2001〕32号),2001年12月29日正式颁布实施《中国名牌产品管理办法》,并主持实施的一项重要活动。根据《中国名牌产品管理办法》,中国名牌产品是指“实物质量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在国内同类产品中处于领先地位、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居行业前列、用户满意程度高、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产品”。]。2007年4月,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公布2007中国名牌产品评价目录,曾拥有大量“中国名牌”的彩电产品集体无缘今年的中国名牌产品评选,彩电产品将不能继续张贴“中国名牌”标志。本次集体落榜,主管部门解释个中原因:彩电产品目前正处在更新换代阶段,原来的显像管技术已经成为夕阳产品,而主流产品平板电视的品牌集中度和影响力均不高,且核心技术还掌握在外国企业手中。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11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