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民间借贷容易造成一系列金融风险问题,所形成的风波可能会冲击社会稳定,但其对于现今经济社会的贡献是非常巨大,对于一般常规金融无法替代民间金融的有点。对此,有关部门应该合理规范民间借贷问题,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但由于现今立法程序相对较为繁琐、复杂,完成立法的时间一般都比较长,而民间借贷的发展非常迅速,且其主体和形式都变化迅速,出台的法律法规一般很难适应当前的民间借贷问题,对于解决民间借贷纠纷缺乏实际意义。因此,当务之急是要改善我国目前经济方面的立法程序,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审批流程,缩短立法时间,使得立法能够及时有效。一旦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立法体系,民间借贷的相关法律法规也能够快速跟上民间借贷发展变化的脚步,从而能够加强对温州民间借贷的合法性定义,规范民间借贷程序,做到有法可依。在立法的过程中也应该注意积极健康的原则,一方面为民间借贷提供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支持其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对于民间借贷的合法性规定必须明确,防止不法分子钻法律空子,影响民间借贷环境。同时,要抓住温州作为我国金融改革试验区的有利时机,探索创新,争取相关民间借贷的区域性法规建立。
(二)完善征信制度,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当今温州民间借贷风险持续增加,且贷款利率一直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中小企业面临严峻的融资难题,正规银行对其信贷能力匮乏,唯有民间借贷能够便捷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而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能力匮乏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由于大型国有企业具有雄厚的资金,且有较强的政策性,放贷风险小,中国当前的金融结构决定了正规银行的融资放贷政策主要向大型国有企业倾斜,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第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中国目前的征信制度还非常不够完善。在不完善的征信制度面前,正规银行机构了解一般中小企业信用经营状况的难度加大,加大放贷风险,从而极高了征信成本,征信成本的提高比如也会提升银行的放贷成本。在有限的资金水平上,银行自然会选择风险较小的大型国有企业。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尽快完善当前严重不足的征信制度,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高效的、全面的征信制度,从而有效降低征信成本,防范道德风险,改善当前中小企业融资的征信问题。与此同时,政府应该适当加强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从而能够有效的缓解当前温州民间借贷潮,减轻民间借贷利率上升压力,降低融资风险。
(三)加强金融监管,防止金融监管缺位
针对当前温州民间借贷的发展现状,民间借贷长期脱离正规的金融监管范围外。虽然负责民间借贷的部门除了传统的中央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还包括其他如工商管理局等机构,负责的部门之间监督职能出现大量交集,各部门职能分工不够明确,存在许多模糊区间,由多人管演变为无人管的金融监管缺位。温州民间借贷长期处于监管缺位的无秩序环境中,失去了对民间借贷的监督管理能力,导致风险急速上升,破坏了民间借贷的平稳发展环境。因此,现在首要问题是要解决监管缺位,维护民间借贷秩序。首先,建立明确负责民间借贷的金融监管主体,做到分工明确。其次,当地金融监管主体应加大对非法借贷的打击力度,有效调节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和隐私保护,为温州民间借贷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构建民间借贷监测体系,及时掌握民间借贷的规模、期限、利率和融资方向等基本情况,高度关注民间借贷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要通过顶层设计,形成政府主管、主体明确、配合有效、监管适度的管理体系。最后,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追责制度,对金融监管主体、民间借贷金融中介、债权人和债务人进行追责,从而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四)强化民间借贷风险宣传,提升居民风险意识
温州民间借贷对于解决温州当前面临的信贷资源缺乏具有很大作用,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同时也弥补了我国金融融资结构中的空白部分。与此同时,民间借贷是一把双刃剑,一旦出现问题,将可能会涉及到普通居民的民生问题。由于民间借贷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居民储蓄,因此居民承担着较大的投资风险。此外,温州大部分居民对民间借贷的风险意识都比较欠缺,不能准确认识自身投资的风险系数,且几乎没有一套相对完善的风险控制措施以及危机发生的应急办法,再加上一些违法诈骗分子非法骗取投资者资金,导致温州民间借贷的总风险呈现上升的趋势,对社会的稳定发展造成一定威胁。因此,当地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温州当地居民民间借贷风险教育力度,提高居民的风险防范意识,从而能够有效的降低温州民间借贷风险,有效预防连锁性民间借贷风波。
五、结论
温州民间借贷虽然产生了一定的风波,且对社会稳定造成了一些影响,但一直对温州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当前温州民间借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民间借贷处于半无序状态,民间借贷主体发展多元化,风险加大,民间借贷的持续发展受到阻碍。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立法总是滞后于民间借贷的发展,使得民间借贷相关的法律法规长期缺失,无法可依;征信制度不完善,中小企业融资难,从而加大了民间借贷需求,急剧提高民间借贷利率,增加社会融资风险;金融监管制度存在缺陷,导致监管缺位;投资居民风险意识较弱,无有效风控措施。面对当前温州民间借贷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温州民间借贷发展现状,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首先,相关部门应加快改善立法程序,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使得民间借贷的合法性能够明确界定,从而做到有法可依,规范民间借贷手段和形式。其次,各金融机构应尽可能的完善当前征信制度的不足之处,降低征信成本;政府适当扶持中小企业,对其给予一定的融资优惠政策,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此外,金融监管部门应加强金融监管,做到分工明确和完整的追责制度,防止金融监管缺位。最后,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居民民间借贷风险的教育宣传力度,提升居民风险意识,使得投资居民正确认识到民间借贷的风险,做到谨慎理性投资,采取一定的风险防范措施,从而有效的降低温州民间借贷总体风险。综上所述,民间借贷对经济的发展有利有弊,在享受民间借贷利好的同时也应该出台相应政策,有效解决当前民间借贷所存在的问题,降低融资风险,预防民间借贷风波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刘倩,雷立钧.汉中地区民间借贷解析[J].北方经济,2015.(17).
[2]宁野.我国民间借贷行为规范化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3,(12):13-22.
[3]郑良芳.民间融资需要正确引导[J].浙江经济,2012.(5).
[4]范伟玲.规范我国民间借贷行为的思考.中国市场,2013,(5):60-62.
[5]杜晓,杨卉.民间借贷崩盘危及金融安全[N].济南日报,2015.09.2901.
[6]李玉锋.试论防范和化解民间借贷风险的有效途径[J].时代金融,2011.(1).
[7]吕立勤.防范金融风险刻不容缓—来自民间借贷市场的调查分析[N].经济日报,2011.12.1216.
[8]李健,孟庆胜.当前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成因与对策[J].华北金融,2012,5:55—57.
[9]丁晓翠.关于鄂尔多斯民间金融问题的探讨[J].北京金融评论,2013.(1) .
[10]芮晓武、刘烈宏.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
[11]刘轶.民间金融对宏观经济影响的研究.以浙江为例[D].上海:华东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12.4.
[12]刘赛红,王国顺.农村金融发展影响农民收入的地区差异[J].经济地理,2012,(9).
[13]任少军 西部资源型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以陕北地区为例 《West China Finance》2008年第12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4/4/4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