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商管理原创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下载
|
工商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开题报告
|
工商管理免费论文
|
全站搜索
原创论文 →
工商管理专业原创论文
现成论文 →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
当前位置:
工商管理论文网
->
工商管理免费论文
->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五)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五)
本文ID:LW157231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五)
1.通过会计手段进行盈余管理——费用操纵、会计估计变更
在分析了2016年亚星化学品的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后,多项费用显著减少的情况被发现。一方面,企业的研发费用大幅度减少,本文用与收入比这一指标加以佐证。2015年和2014年研发支出的营业收入分别是3.00%和3.22%,但2016年的比例下降到0.81%,可见,2016年企业对研发费用做出了限制。另一方面,记入销售费用的清洁费由上年的140余万元压缩到了0,差旅费也降低了13%。由此可见,亚星集团很可能为了提高利润而进行了盈余管理。在亚星化学2016年损益表中,很明显,与前一时期相比,资产减值损失更为明显。2015年,亚星化学资产减值损失在2014年基础上增加3854.87%,2016年同比下降99.12%。这样大规模的变动足实在可疑。此外,按季度报告来看,亚星化学前三季度资产减值损失为- 17774万元,- 111145万元,-956.49万元,且均来自存货跌价准备。但经过如此调整后,截止第三季度末净利润依然为负,是-9223.63万元。然而在第四季度,亚星化学对CPE设备一次性计提了9228.2万元的减值准备,亏损增加。这说明,亚星化学进行了“洗大澡”,调整了费用的分配期间,实施了过度的盈余管理。
2.通过非会计手段进行盈余管理——剥离不良资产、接受捐赠
亚星化学主要经营业务是生产并销售氯化聚石帰,2014年和2015年的销售额分别占所有销售收入的61.54%和61.67%。但从毛利率角度看,亚星化学的氯化聚石帰的生产和销售的毛利率一直为负。亚星湖石作为亚星化学的全资子公司,截止2015年末生产了亚星化学的近60%氯化聚石帰,但由于成本较高,亚星湖石的氯化聚石帰生产一直加大亏损。2016年底的第五次临时股东大会做出了出售亚星湖石的决定,剥离了10万吨的氯化聚石帰产能,以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利润。虽然这一决定并不影响化工股权结构,但通过盈余管理行为将对整体业务产生重大影响,使企业业绩在未来难以确定。
亚星化学虽然出售亚星湖石股权分下去一些负担,但并未取得正数的资产净值。截止2016年底累计亏损为12123.40万元,净资产为-1276.51万元。依然没有摆脱退市危机,为此试图通过关联方操作实现目标。2016年12月29日,第六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决定接受深圳长城汇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1.35亿元的现金捐赠。这一捐赠使公司的净资产变为734.95万元,彻底解决了公司的退市风险。实质上是公司利用接受捐赠这一非会计手段进行了盈余管理。
3.通过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
据年度报告显示,2016年亚星化学公司的净利润主要来自于非营业收入。查阅附注发现,2016年12月,董事会通过了关联方重大资产出售交易的决议,决定将潍坊赛琳贸易的所有股份转让给深圳品汇投资有限公司,这一交易形成长期股权投资收益3563.21万元。另一方面,亚星化学通过将土地使用权和地上建筑物转让给联方深圳品汇,实现了评估增值。据估计,这笔交易将为亚星化学带来3473.64亿万元的收益。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2016年,亚星化学通过关联交易进行了盈余管理。
(三)该公司盈余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1.完善会计会计准则、强化法律责任—治理会计手段的盈余管理问题
规范信息披露,让企业受到广泛监督。公司上市的目的之一便是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容易实现扩大规模,然而为了达到上市和维护市场的目的,一些上市公司进行了盈余管理活动。上市公司的业务信息应充分披露,否则外部监管将无效。完善会计会计准则、强化法律责任,可使企业公布的信息更加完整、有效。2011年至2013年期间,亚星化学多次因信息披露不规范而受到处罚。事后,虽然信息披露有所改善,但很多关键信息仍模糊或者滞后,严重影响外界对企业经营的判断。完善提高会计准则,强化法律责任,规范信息披露,使投资决策更加高效,资本流向优质企业,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2.规范上市公司资产重组、资产评估业务—治理非会计手段盈余管理问题
加强合并会计报表中重要事项的披露。为了使投资者更好的了解母公司利润的源泉,应当考虑在上市公司的合并报表的合并范围发生变动时,编制假设合并范围没有变动时的合并会计报表,连同实际的合并会计报表一同披露。规范资产评估报告的信息披露,完善资产评估标准体系,提高评估师的整体素质。
3.完善外部审计—治理通过关联交易进行的过度盈余管理
外部审计的独立性是保证外部审计有效性的前提。在没有独立的情况下,审计师无法就财务报告给出客观公正的审计意见。亚星化学可采取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方式改善审计质量,提高外部审计的独立性。此外,外部审计效果的保障与政府监管和行业监管密不可分,对注册会计师非标准执业行为的处罚也应加大,增加违法成本,减少注册会计师舞弊行为的发生,规范企业盈余管理行为。
4.强化内部控制—其他措施
盈余管理本质就是管理层为达到某些目的而进行的一些信息披露操控。公司上市,不仅要达到一些财务上的标准,还应有合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在亚星化学的案例中,公司的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都由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处理。亚星化学的外部审计同时做了为内部审计的工作使得其独立性值得怀疑。强化公司治理水平可以优化企业行为。董事会、监事会和独立董事间的相互监督合作能有效防范大股东利己行为,强化监事的职能独立性,代替小股东保护自身合法权益。有效的内部监督可以强化职能作用,抑制盈余管理水平的私立性质。
【引文注释】
注[1]刘磊.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5:17.
注[2]刘磊.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5:19.
注[3]王良成.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审计治理效应[M].四川: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7:63.
注[4]王良成.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审计治理效应[M].四川: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7:82.
【参考文献】
[1]吴德军.盈余管理:理论•方法•案例[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7:59-72.
[2]王良成.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审计治理效应[M].四川: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7:201-232.
[3]孙峥嵘.会计:税收差异、盈余管理及市场行为研究[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16:20-39.
[4]刘晓霞.管理者报酬激励、盈余管理及其经济后果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109-121.
[5]刘磊.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5:113-156.
[6]刘春燕,时彩丽,袁少茹.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下的盈余管理及识别—基于青鸟华光的案例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7,(02):119-123+3.
[7]熊毅.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博弈与对策[J].财会通讯,2016,(23):38-40.
[8]周晓苏,陈沉.从生命周期视角探析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J].管理科学,2016,29(01):108-122.
[9]胡元木,刘佩,纪端.技术独立董事能有效抑制真实盈余管理吗?—基于可操控R&D费用视角[J].会计研究,2016,(03):29-35+95.
[10]徐虹,林钟高,王鑫.关系型交易、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基于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的经验证据[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5,29(03):57-77.
[11]王敏.真实盈余管理与应计盈余管理关系研究[J]. 财会通讯,2015(03):60-63+82.
[12]龚启辉,吴联生,王亚平.两类盈余管理之间的部分替代[J].经济研究,2015,(06):175-188.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5
/5/5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
(充值:元)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五)
......
本论文《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五)
》在
工商管理免费论文
栏目,由
工商管理论文网
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www.gsfwen.com 更多论文,请点
工商管理论文
查看
上一篇
:
员工离职管理对策研究——以中小..
下一篇
:
X公司员工离职管理对策研究
点击查看关于
上市公司
盈余
管理
存在
问题
解决
对策
的相关论文题目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工商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开题报告
工商管理论文下载
工商管理原创论文
工商管理免费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