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2363
【内容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和经济的蓬勃发展,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生活的各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在19世纪末产生了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并对其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企业社会责任,就广义而言,是指企业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应考虑其决策和企业行为对社会公共利益影响所具有的责任。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起步较晚,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实施的现状并不理想,在实践操作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进一步发展:我国政府应该从宣传和法制上扩大企业社会责任的范围和影响。 关键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现状,发展趋势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呼唤企业社会责任 (1)当前,我们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是保持社会的稳定。然而,现实情况却是社会和谐方面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了,特别是不同利益主体、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大量出现。对企业来说,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纠纷矛盾,即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复杂多变、影响广泛的产品、劳务和债务纠纷。二是企业内部的矛盾。表现为员工、股东、管理者之间相互交错的就业、经济、政治、心理、文化等矛盾。这些矛盾具有很强的“社会放大效应”和“晕轮效应”,是社会潜在的不稳定因素。三是企业经营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许多企业在经营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后果 (2).企业不仅是社会和国民经济的基础细胞,也是国家政治、文化、社会的基本单元。企业来自社会,也必须回馈社会,这是一种新形势下的社企关系。企业效益不等于社会效益,局部利益不等于全局利益。企业是社会的细胞,离开社会资源,企业的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一个好的环境,企业也难以生存。因此,企业与社会是共荣的关系,市场经济下的企业与应注重社会效益,承担起社会责任,否则就会造成各种社会问题,引起社会的排斥和抵制,从而引起企业的损失甚至破产,最终必将阻碍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企业必须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强化企业社会责任 (1).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与企业的核心理念必然高度一致。国际知名跨国公司系统推进社会责任工作的重要标志就是,构建了独具特色的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对于中国企业而言,社会责任还是新生事物,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刚刚起步。构建和谐社会是全社会各类组织、各阶层人员共同的任务。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 (2).强化企业责任,1.企业应坚持依法经营诚实守信。模范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商业道德以及行业规则,及时足额纳税,维护投资者和债权人权益,保护知识产权,忠实履行合同,恪守商业信用,反对不正当竞争,杜绝商业活动中腐败行为。2.不断提高持续盈利能力。完善公司治理,科学民主决策。优化发展战略,突出做强企业,缩短管理链条,合理配置资源。强化企业管理,提高管控能力,降低经营成本,加强风险防范,提高投入产出水平,增强市场竞争能力。3.切实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保证产品和服务的安全性,改善产品性能,完善服务体系,努力为社会提供优质安全健康的产品和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保护消费者权益,妥善处理消费者提出的投诉和建议,努力为消费者创造更大的价值,取得广大消费者的信赖与认同。4.企业推进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机制,加大研究开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高新技术开发和传统产业改造,着力突破产业和行业关键技术,增加技术创新储备。强化知识产权意识,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实现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的良性互动,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你,发挥对产业升级、结构优化的带头作用。5.企业要保障生产安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安全生产投入,严防重大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不断提高应急管理水平和应对突发事件及时为职工提供安全、健康、卫生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保障职工职业健康,预防和减少突发病和其他疾病对职工的危害。 三、制定适合中国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 (1).制定适合中国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必须确立相关原则,以利于在一个原则框架内行业和企业制定即可向社会承诺又能够付诸实行的社会责任标准,简而言之,这些原则为:一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基础原则包括诚信原则、 守法原则、 关系原则、 主体原则等;二是企业社会责任利益相关原则,包括利益分合原则 、消费者利益原则 、供应商竞争者利益原则、社区利益原则、雇员权益相关原则等;三是企业社会责任社会公正与和谐原则,包括平等原则、公益事业原则、公正原则、慈善原则、社会文明进步原则、理想原则等;四是企业社会责任的环境维护原则,包括可持续原则、高标准原则、改善环境原则、禁止性原则等;五是企业社会责任的监督与评价原则,包括公众与消费者的监督与评价、新闻传播媒体监督与评价、行业协会和社会组织的监督与评价等方面;六是企业社会责任国际化原则,包括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标准必须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中国企业应通过努力尽快具备跨文化的理解、沟通、对话的能力,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融合等。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