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2860
我国房价飙升的原因分析 目前,中国城市房价持续快速增长,超出了普通民众的承受能力。这一现象的产生同利益的争夺、供求关系的失调、社会结构的贫富分化和家庭结构的变迁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而我国的房价现状是否合理呢?要探析这一问题的原因、寻求这一现象的本源,还要从政策、法律、社会等各个角度进行分析。 1.中国房价的现状 当今中国的高房价可谓是牵动的老百姓的神经,每一次上扬的波动都代表着囤房者的欣喜和购房者的叹息,可谓酸甜苦辣滋味都在其中。据国家统计局网站2011年6月10日发布的1-5月全国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数据显示,今年5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2.4%,涨幅比4月缩小0.4个百分点,是14个月来同比涨幅首次回落;环比上涨0.2%,涨幅比4月份缩小1.2个百分点,环比涨幅创14个月新低,其中成都房价环比涨幅为零。5月全国商品房成交量回落,加上房价环比涨幅缩小,被业内人士认为是楼市调控政策效果初显。 从这个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在新政策、形势下,中国的房价已经得到了一些控制,但是还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普通大众对房屋的需求。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呈现出如今这种畸形的发展模式呢? 2.房价不断上涨的原因分析 在我看来,导致房价上涨的原因主要有四点具体表现:土地供应减少、投机性买房增加、大众买房养老的心理和部分城市保障型住房建设滞后;而从根源上了说,中国的高房价还是离不开其背后的信贷和货币的过度增加,具体分析如下: 2.1房价不断上涨的根源——信贷和货币的过度增加 信贷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影响着中国的房价,从供给方面来说,宽松的信贷政策助长了开发商囤积楼盘的现象。自2008年11月份中央对房地产市场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来,开发商的货币紧张很快得到了缓解,使得不少大开发商开始捂盘惜盘,众所周知,在房地产市场,开发商就是最大的低价者,买房者只能被动的接受高房价,当开发商有了信贷资金的支持后,就在定价上处于更加主动的地位,房价自然不可抑制的上涨;从需求方面说,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增加了住房的需求,尤其是按揭贷款的优惠利率下调到历史最低水平时,买房者的还款负担大大降低,这毫无疑问的促进的房屋的成交量。 2.2房价不断上涨的物质原因——土地供应减少 从货币政策的谜团里走出来,我们看到了房价上涨的另一大原因——土地供应减少,也就是说,现在房地产开发商想要从政府手中获得向几年前那样低价的土地已经变成了不可复制的“美梦”,随着城市土地的不断开发、拆迁房的不断扩大,城市的土地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没有了发展的空间,土地越来越少,而另一方面,城镇和农村的土地也因为耕地率、绿化率等等原因而变得寸土寸金,所以,当源头上的土地变得不那么唾手可得时,房价也就会随着供不应求而不断攀高了。 2.3房价不断上涨的社会原因——投机行买房增加 中国人对房屋的狂热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也正是因为这种原因,投机性买房才会不断增加,因为他们看到了投机买房的利润空间,当“温州炒房团”这样的名词不绝于耳时,我们看到了这个社会给这个社会带来了压力,这个社会的一部分财富拥有者不断的利用已经拥有的财富来收敛更多的财富,却不顾及其他人热切的眼光,换句话说,正是那热切的眼光才给了投机炒房者不断炒房的信心,投机性买房的不断上涨虽不是根本原因,但也是一大因素吧。 2.4房价不断上涨的心理原因——大众买房养老的心理 住房是百年大计,不能不作这种长远考虑。如今的许多私房,实际上是从计划经济中转型而来的:当年单位分的房子,随着住房改革低价折合给了个人。他们因对计划经济时代分的房子不满意,许多已经购买了第二套住房。大众普遍觉得买房可以养老,至少有一栖身之地,正是这样的思维,中国的每户3口人家都要在最后至少裂变出2套房子,在最终被下一代独身子女继承,这样下来,就会有越来越多的闲置房,而养老的心理正促使着房屋的囤积。 2.5房价不断上涨的政府原因——部分城市保障型住房建设滞后 从今年开始,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要扩大农村危房改造的试点工作,所以我们把解决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的廉租房、经济适用住房,解决林区、垦区、煤矿棚户区的改造问题、游牧民定居工程和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统称为保障性安居工程。而保障房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在健康运行,部分地区试行、部分地区实行,而更多的地方是滞后的,保障房住着不是保障户,这个可能还是最大的问题,所以,“谁动了保障房的保障”应该还是值得深思的。 3.房价不断上涨的对策浅析 既然高房价已经成了中国人心中不可承受之重了,那么我们就要从法律、政策和社会等角度来探析出抑制中国高房价的有效道路。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