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 关于公司治理的概述 ……………………………1 (一)公司治理理论的历史回顾………………………1 (二) 公司治理的含义………………………………1 (三) 公司治理模式的分类…………………………1 二、 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的探讨…2 (一)股权结构的含义…………………………………2 (二)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特征和现状……………2 (三)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的关系………………………2 三、启示和建议 14 (一) 理性选择之一:上市公司以再融资的方式优化股权结构,提高公司治理绩效 …………………………3 (二) 在我国特殊的股权结构下选择恰当的再融资方式 …………………………3 (三) 上市公司通过再融资优化资本结构能够实现国有资本的退出 …………………………3 (四) 上市公司通过再融资优化股权结构能够实现股权激励…………………………4 (五) 上市公司通过再融资优化股权结构使公司治理机制更加有效…………………………4 (六)理性选择之二:改造公司董事会,为独立董事有效发挥作用创造环境…………………………4 (七) 大股东异化与董事会改造 …………………………5 (八) 独立董事概念的界定 …………………………5 (九) 独立董事的作用 …………………………5 (十) 独立董事有效发挥作用的实现途径 …………………………6 参考文献………………………………………………………………………… 6 内容摘要
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问题历来颇受学术界和实务界学者、专家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安然事件以后,各国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公司治理问题进行了更为深刻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很大收获。我国的上市公司,是在国有企业改革的浪潮中实现股份制的,这种改组改制,客观上促进了公司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但是由于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改革中的一系列问题也直接反映在我国公司治理的过程中。我国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过程中,普遍存在国有股“一股独大”、所有者缺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透明度低、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公司治理的绩效。这些重大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是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并且,所有者、经营者和公司之间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本文回顾了公司治理的发展历史,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现状,并提出了上市公司以再融资的方式优化股权结构,以电子工作网站为所有者、经营者和公司之间搭建互相监督的平台以推动独立董事制度的顺利实施,进而提高公司治理绩效的观点。 关键词:公司治理 股权结构 融资方式 独立董事
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的探讨
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问题是受到国际学术界和实业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关系到我国企业改革在市场经济浪潮下能否取得成功的问题,对于股份制公司的所有者、经营者和中小股东来说,公司治理问题直接关系到自身的利益。我国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过程中,普遍存在“一股独大”,所有者缺位,信息披露透明度低等严重制约公司发展和影响中小股东利益的不良现象。那么,导致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之间到底有怎样的关联性?上市公司通过什么方式才能提高公司治理的效率呢?
一、 关于公司治理的概述 (一)公司治理理论的历史回顾 公司治理,最早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他比较了合伙企业和公司哪个更有效的问题,认为公司在和合伙企业的竞争中不可能有优势,因为公司的懂事并不拥有股份,因此他们没有激励因素。他指明了公司中存在的利益冲突问题,即出资者和管理者的利益冲突。 围绕着亚当-斯密所指明的这个问题,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业内人士对美国最大的200家企业进行调查,发现其中88个企业并不是由股东控制,而是由经理层控制的。他们认为公司如果不是由股东控制,则公司存在利益冲突,即产生资本的供给者和资本的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冲突,至此,公司股份分散化带来的利益冲突问题,成为学术界的主题。与此同时,此观点的反对者——斯蒂格勒则认为股东对公司的控制程度和公司的利润没有必然关系,股份分散化并不是不好的。 有学者提出的观点是,股份分散化是企业追求利润的结果,他认为激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1/8/8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