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2008年11月修订的我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增值税的征收管理依照《税收征收办法》及增值税暂行条例第26条内容进行管理和执行。暂行条例的15条对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作出了相关规定,主要包括7个项目的税收减免政策。
(三)文献综述
关于新型增值税或者消费型增值税的研究比较丰富,虽然这一税制改革在2009年正式实施开始只有短短的2年,但是国内对于新税制的研究内容相对全面,主要包括:
姜爱林(2009)对消费型增值税的涵义以及基本的政策框架进行了研究,认为消费型增值税是在我国生产型增值税实践中面临种种弊端而产生的重要税制改革内容。
田彦霞(2009)针对消费型增值税的实施对企业财务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认为消费型增值税对于企业的财务报表、筹资活动以及当远期活动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其实施对于企业有着一定的正面影响。
苏喜兰(2009)对消费型增值税的会计处理进行研究,认为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是企业消费型增值税处理下的主要变化内容,并且对于固定资产的处理能够降低企业的税负成本而节约资金,为企业的发展创良好的环境。
王艳(2011)的研究认为,企业的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企业的固定资产计价、财务指标和会计报表都有一定的影响。
王晓亮(2009)针对增值税转型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增值税转向消费为基础的征税方式,能够对财政与企业财务产生影响,但是同时认为新型增值税的实施将会受到企业的部分因素限制,如企业财务人员素质等而导致新税制处理的一些问题。
郑威(2011)以固定资产的涉税业务为对象,研究消费型增值税的业务处理,并认为消费型增值税将固定资产纳入扣减的范畴,能够有利的降低企业负担。但是要真正的发挥消费型增值税的正面作用,还需要完善企业财务处理流程和监管机制,进而形成更好的效果。
二、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的重要影响
(一)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影响分析
例如,A企业购进不含税设备价格20000元,则转型前后的资产负债分类情况如下:
生产型(转型前)处理:
借:固定资产 23400元
贷:银行存款 234000元
消费型(转型后)处理:
借:固定资产 20000元
应交税金(进项税额)3400元
贷:银行存款 23400元
假设,A企业的当期销项税额扣除其他进项后数额为10000元,则转型前应缴增值税为10000元,转型后为6600元(10000-3400)。
很明显,消费型增值税的改革主要形成以消费为核心的增值税处理方案,并重点引入固定资产处理为主的改变。在此情况下,固定资产作为企业财务报表的重要内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1、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分析
对比生产型和消费型增值税的征收公式,对于固定资产这一重要资产部分的处理方式存在明显的差异。固定资产作为企业的重要资产,价值的变动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总资产结构情况,并引起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发生一定的变动。根据新型增值税的计算,当期新增税额无法全部抵扣时,较之于转型前的增值税计算,其资产和负债均以未扣减的金额计算,净资产的变动情况一致。在此情况下,企业能够节约部分货币资金,而固定资产价值的部分降低,将会提升企业流动与非流动资产的比重。并且,企业的经验状况越好,销项税额越大,能够抵扣的进项也就越多,在新型增值税下获得的优惠就越大。
2、对企业利润表的影响
利润表的项目中,与固定资产价值相对应的是资产折旧费用,也就是管理费用部分。增值税转型的实施,能够降低固定资产的原价,并促使折旧费用发生连带降低效果,企业的应用利润上升,利润总额增加。虽然新型增值税的应纳税额增加,但是企业的净利润却能够上升。固定资产不含税的价格增长越多,折旧率越大,则利润表下的项目将会产生更多的变化。
3、对企业现金流量表的影响
增值税转型后,能够有效的降低销售成本,提升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在消费型增值税下,企业当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将支付更少的增值税,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因增值税的降低而有所增长。在其后的各年,企业的现金流量并不会受到直接影响,当年投资经营所得的现金流量在消费型增值税扣减下将会大幅度的增长,并可能因为新引入固定资产的作用而导致现金流的增加。
(二)对企业财务活动的影响分析
以中国证监会对我国上市公司ROE的相关记录,笔者选取2008年增值税改革前后的相关记录,分析新型增值税对企业当期和远期活动的影响,如下表2-1所示:
表2-1: 增值税转型后ROE过6%的上市公司部分资金活动
调整抵扣金额 净利润 所有者权益 净资产收益率 调整后ROE
景兴纸业 10202 8301 1935688 5.27% 9.56%
川投能源 4996 6726 165981 3.01% 7.06%
岳阳纸业 7605 11485 280739 2.71% 6.8%
海翔纸业 412 3143 53805 0.77% 6.61%
北方创业 1293 2267 54372 2.38% 6.55%
通过上表2-1可以看出,增值税改革将使得上市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和净资产收益率发生变化,并导致ROE变动,并呈现上升趋势。这说明消费型增值税对企业的财务报表产生的影响,将会降低企业的税负成本,进而为企业投资活动产生更多的可用资金。并且,消费型增值税的征税对象不包括部分投资内容,这对于企业的投资活动也能够产生一定的影响。
1、对企业筹资活动的影响
企业筹资的关键在于借款同权益的资产关系决策,在固定的借款利息下,企业的投资报酬高于固定利率,则企业的借款越多就能够获得越多的投资收益。并且,消费型增值税对于企业固定资产的处理,使得固定资产的成本费用降低,损益中计算的折旧费用降低,增加企业利润,进而提升企业的投资报酬率,加上固定的利率,企业的筹资活动将因为企业借款的增加而增加筹资收益。可见,在利率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利息保证将随着消费型增值税有所增加,提升企业的长期还债能力,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尤其是企业的筹资风险将会有所降低。增值税转型降低企业税负的同时,能够降低相应的企业附加税,进而实现其利润总额的更大幅度上升。企业的现金流量增加,以及企业的银行借款的引入,都能够提升企业的现金流比重。总之,增值税转型能够有效的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并强化企业的筹资盈利和筹资盈利等,对企业筹资活动产生正面影响。
2、对企业投资活动的影响
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分为房屋建筑物投资和机器设备投资,增值税转型对房屋建筑物所含税款不予抵扣,而对机器设备所含税款抵扣,则房屋建筑物投资成本不变,机器设备投资的成本将由含税成本变为不含税成本。企业为了获得增值税的抵扣。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时,就会最大限度利用现有房屋建筑物。加大对机器设备的投资和对现有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必然提高企业资本有机构成和技术含量。随着企业资本有机构成和技术含量的提高,其利润增长方式将逐渐改变,最终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另外,企业机器设备投资成本的降低,由投资收益补偿的设备投资成本绝对金额就会减少。设备投资的回收期会缩短;由于增值税抵扣直接减少了利息资本化后的入账固定资产成本,增值税抵扣金额转入了企业利润。从而有效提高了以后年度的投资收益率。3
(三)对企业当期和远期的影响分析
结合上文分析,可以看出新型增值税的实施使得企业的可流动资金上升,为企业的筹资活动和投资活动增加大量的流动资金,这将为企业的负债偿还能力带来较有利影响,并增加企业的可投资资金,促进企业的筹资活动有效开展并促进企业的投资活动更好的选择有利路径和组合等。此外,以固定资产为例,新增值税将导致企业的当期资产负债表发生变化,同期抵扣项增加,降低增值税总额,进而促进当期可活动资金增加。而企业的远期活动在此基础上相对于获得更多有利资金,而形成更有利的格局安排等。
可以说,在转型当年,影响主要通过固定资产的投资引起。由于消费型增值税允许大部分新增固定资产的增值税一次性全额抵扣,会使企业节省一大笔现金支出,因此企业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会有一定幅度的提高,提高程度与当年的投资规模成正比。增值税当前的会计核算并未使增值税作为一个费用项目在损益表中列示,因此从这个角度讲,企业利润并没有增长。新购入固定资产的成本与同等情况下不进行转型相比有所下降,使得当年的折旧费用降低。但同时也可能由于固定资产投资的扩大而导致企业融资的增加而使得财务费用上升,因此在投资当年,企业盈利能力的变化由两者的比较而定。转型能够改善企业的现金状况,但并不一定引起当年账面利润的增加,账面利润的减少会使企业的所得税费用降低。因此又节约了一笔现金,这种情况对于现金状况紧张的企业很有帮助。通常用于评价企业获利能力的指标有: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收益率等。从这几个指标的角度考虑,转型并不一定使投资当年的获利指标上升。但是有一种意见认为单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获利能力指标是片面的,应与公司现金流量的状况结合起来考虑。因此。综合分析。转型能使投资当年企业获利能力朝好的方向发展。4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的远期影响与企业后期的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相关。如果转型刺激了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企业未来几年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加,则各年的利润状况主要取决于新增固定资产的投资回报与折旧费用、财务费用之间的关系。如果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额较大、回收期较长,则在投资的最初几年利润可能由于折旧费用、财务费用的增加幅度大于当年新增固定资产对经营利润的影响而有所下降。因此,实行消费型增值税,会导致企业的损益年度波动较大。同样。资产运营能力和偿债能力也都存在因大幅提高固定资产投资而恶化的状况。尤其是在当前我国投资主体约束不强烈、资本比较宽松的宏观环境下,投资的低效率难以排除,而企业投资的低效率完全能够抵消投资初始增值税转型所带来的好处。因此。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最终要取决于投资预期收益与投资成本的对比,而增值税转型只是决定企业投资成本的一个因素,并不能决定投资收益本身。
三、企业实践消费型增值税过程中的问题及相关对策
(一)增值税转型实施的限制问题
消费型增值税的处理涉及到企业财务处理的更多和更广泛环节,这对于企业的财务人员素质、财务综合能力以及企业的内部会计监督都有着更高的要求。在此情况下,企业的财务人员对增值税的处理、财务综合能力以及监督机制的情况都将影响企业对消费型增值税的处理和其效应的发挥。
1、企业财务人员对消费型增值税的处理
目前我国企业整体中有九成以上的中小企业,相对于极少数大企业具备相对专业和完整的财务部门,形成更强大的财务人员队伍,进而更好的完成消费型增值税的处理,以节约更多的企业资产,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我国多数企业并不具备专业素质极强并且对消费型增值税有着全面认识和处理经验的财务人员,这使得企业的财务处理人员缺乏完整的专业知识,并且缺乏相对丰富的消费型增值税处理经验,极大的限制这企业财务对于消费型增值税的实践,使其效果无法完全的发挥。
2、企业财务综合能力的问题
在企业财务人员专业素质和经验相对不足的情况下,我国多数企业在财务分析和管理上逐渐实现了电算化。但是会计电算化得程度并不能够很好的适应新型增值税的复杂处理和相对较少的时间要求,消费型增值税对于企业的许多环节给予适当的扣减,这要求企业的财务部门能够具备完整、及时和充分的数据信息,并且能够及时准确的提供必须的原始资料。在此情况下,企业的财务综合能力将会极大的影响企业对消费型增值税的实践活动。另外,企业的财务分析和管理等能力存在一定的不足,这使得企业并不能完全准确的预测未来的增值税情况,进而设计更全面的资金利用计划,形成高效的资金运作流程。尤其是,企业的增值税计算,实际上不仅与企业的一般经营活动相关,还涉及到企业经营活动的全部层面,这就极大了企业财务管理的范畴,要求企业的财务综合能力不断提升,而现有的企业财务能力于此形成较大落差,不利于企业实践消费型增值税并发挥其效果。
3、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机制缺乏
当前,我国多数企业的内部会计监督工作得不到重视,相当一部分企业还没有建立内部会计监督机构,各职能部门之间、各岗位之间缺乏必要的监督,已建立的内部会计监督机构也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大多数企业对会计内部会计监督的建立和完善重视不足,有章不循和无章可循的现象较为突出。据调查,相当一部分企业,有的并未建立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有的制度残缺不全或有关内容不够合理,会计监督制度的内容上片面、零散,不具备系统性和关联性;更为严重的是有章不循,遇到具体问题以强调灵活性为由不按规定程序办事,使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流于形式,失去了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另外,由于我国企业的内部会计监督人员受制于企业负责人,同时,还有不少企业内部会计监督人员由会计人员兼任,这就造成了自己监督自己的局面,根本无法发挥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重要作用。
(二)优化增值税实施路径的对策建议
鉴于企业在实践消费型增值税的时候注意受到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财务综合能力以及内部监督机制缺乏的影响,笔者注意从以下角度完善企业的消费型增值税实践,更好的发挥企业消费型增值税对企业的效果:
1、提升企业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
企业对消费型增值税的处理作为更加复杂的财务处理内容,需要企业不断提升企业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企业可以通过专业化培训,全面展开对财务人员的培训,确保企业的财务人员能够形成对消费型增值税的认识,并且强化新旧增值税的对比研究,以确保企业财务人员能够更好和全面的认识消费型增值税,形成处理的正确思路。同时,企业需要强化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尤其强化企业财务人员在处理消费型增值税的正确态度,认真负责的进行企业增值税的处理。对于企业财务人员的工作应该建立完整的考核评价机制,进而提升财务人员处理的谨慎和积极性提升,及时全面的评价企业的财务人员对消费型增值税的处理,进而提升企业财务人员对增值税处理的效率。
2、加强企业财务综合能力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2/3/3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的影响(二)......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2/3/3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