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型增值税的处理要求企业财务具备良好的分析管理和预测等综合能力,尤其是在当前我国企业在以上层面的相对不足。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财务综合能力,包括建立完善的财务数据库,确保企业的信息收集及时、全面,并形成对企业财务信息的完整记录,为企业的财务分析管理奠定一定的基础。提升企业财务预测的能力,针对企业财务活动的全过程,形成完善的评价机制,确保企业能够及时的发现财务管理中的不足并不断完善,结合企业的财务活动,将消费型增值税更好的深入到财务管理和分析的全过程,进而确保企业能够更好的结合实际情况,以取得更好的降低税负的效果。
3、完善内部监督机制
健全会计内部控制体系,抓住控制的重大环节、关键点:第一,合理设置会计机构和岗位分工。根据“会计法”的规定和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需要,合理科学地设置会计机构,实行定岗定员,会计业务处理有章可循。建立、健全会计稽核制度。加强会计职能,保证一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会计资料的真实、可靠、准确、完整。贯彻各项财经法规、制度,保证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账表相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第二,强化预算管理。预算管理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环节。预算编制要体现导向性,强调预算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层层落实,责任到人,加强对预算执行全过程的跟踪分析、考评和评价。必须建立严格、规范的预算调整审批制度和程序。第三,“以人为本”,合理有效的配置人力资源,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实行聘任制、轮岗制。严格会计人员从业资格制度,坚持持证上岗,完善、加强专业资格考评制度和继续教育培训制度,使其知识和技能不断得到更新、补充和提高,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法制观念,确保实现内控目标。
四、案例分析
结合上文分析,并鉴于目前我国企业中中小企业占据绝对比重,笔者以中小型企业中的A企业为案例,对全文分析进行验证。鉴于消费型增值税对企业财务处理的影响范围较大,并且主要围绕企业的固定资产处理产生,笔者主要以A企业固定资产的相关处理为例进行分析验证。
(一)案例介绍
A企业是传统的纺织品制造、生产和出口企业,注册资本800万,成立于1998年,到2010年实现较迅速的发展,年均利润1800万。
A企业2009年3月的经济状况如下:
本月销售商品不含税水乳为:700万
买入生产线的不含税价额为:600万
借:银行存款 512万
贷:主营业务收入 427万
借:固定资产 298万
贷:银行存款 300万
则根据生产型增值税计算,A企业的增值税应纳税额为:
700-600=100万
根据消费型增值税计算,A企业的增值税应纳税额为:
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销项税额:银行存款-主营业务收入
进项税额:银行存款-固定资产
(512-427)-(300-298)=83万
另外,3月份引入固定资产的运输费用为5000元。
则A企业根据消费型增值税的应税税额为:83万-5000元=82.5万
(二)新型增值税的影响分析
对比A企业2009年3月的增值税情况,可以看出,在生产型增值税和消费型增值税两者税法的计算下,生产型增值税的税基为100万,而消费型增值税为82.5万,在相同的17%税率基础上,很明显,A企业的增值税能够实现一定程度的降低。
综合以上情况,能够看出消费型增值税对企业的财务报表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企业的固定资产及相关项目的处理。能够有效的降低企业的税负压力,为企业节约部分资金,进而为企业的筹资提供更有利的偿付能力保证,能够为企业的投资活动提供更多的资金量。同时,联系A企业2009年3月以后的财务情况而言,企业在消费型增值税下不仅能够对当期财务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企业未来财务活动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企业形成全面的正确认识,并更好的发挥消费型增值税对企业的正面影响,规避不利影响等。
(三)企业在处理新型增值税过程中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A企业在进行增值税处理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其实际处理并没有达到消费型增值税下的完全税负降低效果。主要是对于固定资产的运输费用,根据相关规定,固定资产允许在当期增值税的计算中予以扣减,同时能够扣减固定资产的运输费用。但是,A企业的实际处理中,并没有完全达到这一效果。
追其原因主要是A企业的财务人员并不完全了解消费型增值税的全部规定,对于运输费用的扣减规定并没有完全的认识。另外,A企业的财务管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在进行具体的增值税计算时,企业的增值税处理只是发生在税收征集的时间点,导致企业的财务处于相对被动的状态,不能够很好的发挥企业的财务能力。同时,由于A企业内部监督机制的缺乏,企业风险管理无法形成全面和全过程的管理,使得企业对消费型增值税的应用只能局限于较小的范围内,不能完全发挥企业在消费型增值税下的完全优惠和资金节约等。
对于以上问题,A企业进行了适当的处理,主要办法如下:首先,引入专业税务处理人员,培养企业财务处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并且针对消费型增值税以及企业所得税进行全面的深入培训。并强化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培训,提升企业财务人员的工作认真态度和形成完整的工作处理流程;其次,建立完善的财务信息数据库,以电算化进行全面的企业财务管理,以更及时和全面的收集财务信息,为企业的财务分析管理建立完善的数据基础;再次,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建设,
(四)案例总结
通过对A企业处理消费型增值税的简单案例,能够看出新型增值税对于企业有着一定的正面影响。尤其是针对企业固定资产的相关规定,使得企业增值税税额的降低能够为企业节约部分资金,进而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这与本文第2章分析到的消费型增值税对企业财务的影响存在一致,即转型后的增值税能够影响企业的财务报表、财务活动以及企业的当期和远期活动。
然而,结合A企业的简单处理方式,联系消费型增值税对企业财务处理的细致要求,显然A企业的财务处理流程过于简单,企业财务人员的素质存在一定的不足,并且企业的财务分析管理以及风险管理等能力由一定的欠缺,这使得企业在消费型增值税下不能完全获得税负降低的效果,并且限制企业借助消费型增值税影响的完全发挥。
A企业针对自身情况,提升企业的财务人员专业素养、加强企业财务分析管理的能力,并且不断完善企业的内部监督机制。使得企业在以后的消费型增值税税制计算中更好的完成企业全流程的增值税处理,实现了更好的税收降低,为企业发展创造了更好的环境氛围。
【引文注释】:
1. 姜爱林.消费型增值税的涵义与基本政策框架研究.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9(5):53
2. 田彦霞.浅谈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的影响.现代企业教育,2009(16):116
3. 王旭辉.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影响的实证研究.首都经贸大学,2009
4. 郑威.消费型增值税下固定资产的涉税业务处理.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0):10
【参考文献】:
1. 姜爱林.消费型增值税的涵义与基本政策框架研究.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9(5):53-57
2. 田彦霞.浅谈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的影响.现代企业教育,2009(16):116-117
3. 苏喜兰.消费型增值税下固定政策的会计处》.会计之友,2009(12):56-57
4. 王艳.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的影响.冶金财会,2011(3):8-9
5. 王旭辉.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影响的实证研究.首都经贸大学,2009
6. 郑威.消费型增值税下固定资产的涉税业务处理.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0):10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3/3/3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