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劣势分析
1.产品单一、应用技术还不成熟
目前乐凯丰元仅有3种原料,与抗菌行业五花八门的需求与应用来说,太微不足道了。值得注意的是,在抗菌原料消耗量大的领域,已有市场先入者,且已申请专利保护,进入市场已有壁垒,因此,更需要采取新的解决方案,还需要对抗菌原料需求市场进行细分,寻找空白领域。
其次,目前3种原料在各行业的应用技术尚不成熟,如加工工艺、变色处理等环节还没有完全解决,为市场的拓展带来了难度。产品的应用技术尚需要大量而长期的研发投入来解决。
产品线不完整,直接影响到产品进入市场的速度和份额。产品的研发管理和产品上市速度同样会影响到市场的运作。
2.组织结构还不完整、管理相对薄弱
公司成立2年多,业务不断扩展,但是组织结构的单一远远不能满足公司快速发展的需要。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如果完善公司的组织架构,建立最高管理团队,因此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将是公司生存和发展的首要问题。如果管理不能迅速走上专业化轨道,会面临研发、生产、营销等重要环节的疏漏,将是对公司发展致命性的打击。
3.市场不确定性过多
首先从市场的角度来说,虽然需求厂商数量众多,但是实际终端产品消费者的抗菌概念还未真正形成,市场的培育和引领还要有较大的投入和较长的市场认知和培育周期。因此,市场宣传及定位的导向都必须准确有效。市场是否能达到预期目标存在一定风险。
其次从公司的运作角度来说,新材料的应用和推广没有固定、成熟的模式可以借鉴。因此,在管理运营、营销模式和营销政策上的决策等会有风险和挑战。
4.资金短缺
公司注册资本相对于竞争对手的实力来说,太少了。尽管在科研方面基本不需要投入,但在市场运作方面来说,仍有大量的需求。所以要求公司一定要有可行的市场操作模式。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寻找更多的市场机会。
五、北京乐凯丰元科技有限公司的市场定位分析
纵观整个市场,抗菌行业和纳米技术都在逐渐的完善和发展之中。虽然抗菌产业目前还没有形成很大规模,没有真正的名牌企业,但行业内已有的研究机构和企业的大量前期市场培育已具备了一定的市场基础。因此,乐凯丰元此时进入该领域市场,正好可以赶上发展的黄金年份。
乐凯丰元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一定要用准确的市场定位,差别于市场已有的竞争者的营销模式,突出自己的特点,最大限度地吸引客户,从而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
通过前面对于行业环境及企业内部优劣势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乐凯丰元只有坚持技术服务、系统集成商的市场定位,利用现有的人脉关系,充分发挥关系营销的精髓,走市场差别化路线,才能在激烈的抗菌原料、产品的市场中获得生存的空间。
(一)技术服务平台
技术服务平台将对内、外实现两部分功能。对内,技术服务平台负责对销售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知识培训,通过技术培训来不断更新销售人员的产品技术知识。此外,还要根据信息中心收集的市场信息、技术发展信息进行可行性分析,制定公司的研发和产品开发规划,并对研发成果进行技术转让或有偿服务。对外,承担技术培训、咨询和海外专利与技术转化。
乐凯丰元将借助乐凯集团的优势力量集中精力进行新材料、新技术的自主研发与应用、先进技术转化和海外技术移植等工作。使乐凯丰元公司成为技术孵化器,加速抗菌材料的应用以及抗菌产品的研发与推广。
(二)系统集成商
乐凯丰元将集中信息分析、技术研发、市场策划、市场推广、渠道拓展、投资、融资等自身资源优势,为客户和合作伙伴提供系统的、个性化的抗菌产品系统集成服务。首先从技术服务开始,进行技术咨询、产品规划、企业或市场所需的抗菌原料料或中间、终端产品的研发、专利申请等。然后,在技术研发的成果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市场拓展合作, 如协助客户或合作伙伴对合作开发的产品进行市场推广,包括市场定位、市场策划、推广、宣传促销、渠道拓展等;或由乐凯丰元代理研发成果形成的产品或原料;或双方成立专门的项目公司,对研发成果形成的产品或原料进行市场运作。
在整个项目运作过程中,乐凯丰元还可利用海外融资渠道,寻求资金投入,支持项目前期运作,或注资在项目公司,使其实现产业化。乐凯丰元和投资者将从最终市场收益中获得各自的利润。
(三)市场信息中心
为了更好的实现上述两项服务,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率,乐凯丰元将建立市场信息中心。
为确保信息、情报获取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乐凯丰元将和各行业协会和相关信息研究中心通力合作,借助行业协会、媒体、专业咨询机构、乐凯研究院信息中心的信息和乐凯丰元市场部反馈的市场信息,进行专业分析,得出准确、权威、全面的行业、市场、产品、技术信息报告。这些信息将直接为乐凯丰元制定营销计划、研发计划提供指导,同时为公司所运营的项目合作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为行业内有需求的企业,提供市场、技术咨询等有偿服务。
通过上述3项服务内容的描述,乐凯丰元技术服务、系统集成商的市场定位清晰的呈现出来。想客户所想,忧客户所忧,客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在乐凯丰元的服务系统中选择所需项目,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加快合作进程,获得市场收益,最终形成双赢。
参考文献
1、德满修三:《第5届中国抗菌产业发展大会报告》,2006年9月20日
2、徐二明: 《企业战略管理》(修订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
3、华 东: 《关系营销再思考》,中国营销传播网,2002年2月
4、季军晖、史维明: 《抗菌材料》,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
5、《中国抗菌产业发展研究报告》,中国抗菌材料及产品行业协会秘书处,2006年
6、《市场营销学原理》,中国市场总监资格考试指定教材编委会,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年8月
7、《关于抗菌加工制品的内外市场的调查研究报告书》,富士经济,2003年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4/4/4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