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营企业在行业分布上以轻工纺织、普通机械、建筑运输、商贸服务等领域为主现已开始向重化工业、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领域拓展。
在40个工业行业中,民营企业在27个行业中的比重已超过50%,在部分行业已经占到70%以上;在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民营企业已占主体地位。近几年,民营企业已经开始向重化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领域迅速拓展。在冶金、汽车、电力等行业,已经出现投资规模在几亿、几十亿甚至上百亿元的民营企业。在道路桥梁建设、城市环保、公共交通领域,不少民营企业成为大型项目的中标者。
(二)民营企业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比重大,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在加速、比重在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民营经济发展一直比较快,现在仍保持良好势头。福建民营经济约占GDP的一半以上,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浙江民营经济占全省GDP的70%以上。近年来,中西部地区民营经济发展超过全国非公有制经济增长速度,在地方经济中的比重日益提高,多数地区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已达三分之一左右。2003年,河南民营经济已占GDP的40%以上,税收的25%以上,陕西、四川民营经济均已占40%左右,云南、甘肃民营经济也已占三分之一和四分之一。
(三)民营企业经营规模正不断扩大,实力逐渐增强。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发展,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不仅在竞争性领域逐渐占据主体地位,而且已经大量进入非竞争的垄断性和公益性部门。根据2002年度全国工商联上规模民营会员企业分析报告的有关数据,入围企业营业收入总额1.2亿元以上的有1582家,其中第一位的已达355亿。资产总额5亿元以上的企业378家,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企业超过100家,如联想、浙江万向、浙江正泰等企业,由国家工商总局认定的全国196件驰名商标中,私营企业拥有32件。民营企业家在“非典”等突发性事件上表现出很强的社会责任感。据不完全统计,各级工商联会员企业在生产经营普遍受到影响的情况下,为支持社会抗“非典”共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5.65亿元,表现出很强的社会责任感与民族凝聚力。民营企业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光彩事业,实施光彩项目9765个;民营企业纳税意识增强,2002年纳税增长率达24.65%,高于利润增长率。民营企业的规模不断壮大,实力迅速增强,能够直接影响经济社会生活的大型民营企业不断涌现,已经成为很多地区经济和行业发展的龙头和引擎。
三、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症结:
(一)民营企业的内部缺陷:
1、民营企业缺乏明确的企业战略,缺乏核心竞争力。
企业发展战略是企业管理体系的平台,企业应当在其战略管理的框架下加强基础管理,从人治过渡到制度化管理。许多民营企业的发展都缺乏一个明确的战略作支撑。没有一个战略平台,企业容易受到内外因素的干扰,企业的发展与管理很容易迷失方向。企业战略是系统化的、严谨的,而不是一些“点子”的堆砌。因为市场与竞争的发展已经到了仅仅依靠个人的聪明或直觉无法把握的程度,企业应当理性的从研究战略开始。民营企业中,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概念十分模糊,好多人以为赚多少钱就是目标。没有战略的危害已经在很多民营企业突现,要么盲目自信,扩张无度,要么目光短浅,错失发展的大好机遇。准确的判断企业准备塑造的或已有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一个民营企业十分重要。核心竞争力不同于一般竞争力,它应该是企业竞争成功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竞争力。首先,许多民营企业缺乏企业战略,也就无从谈核心竞争力。其次,多数民营企业存在核心产品,但是这并不等于核心竞争力。第三、大部分民营企业常常把局部成功的因素当成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民营企业要保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培养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以促进企业的长治久安。
2、民营企业存在管理瓶颈。
民营企业在创业初期往往是一种松散结构(如作坊式的经营),没有规范管理,靠着老板拚命和随机处理,也取得了成功,甚至是不小的成功。管理基础薄弱几乎是所有民营企业的通病。随着企业的发展,它首先会遇到领导危机和秩序危机。正是由于意识到管理薄弱,或者管理水平低,感觉到强烈的危机,有时又会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管理目标和手段。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管理改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科学的管理体系是在管理创新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建设适合企业发展战略的科学的管理体系是克服企业成长过程中危机的唯一办法。
3、融资渠道窄,贷款困难。
目前,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相当单一,绝大部分还是依赖向银行贷款。由于民营企业拥有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特别是商誉)较少,从银行获取抵押贷款和信用贷款的能力有限,企业又达不到在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的要求,从而也难于获得风险资本的支持。就山东省而言,有79.6%的企业认为影响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资金不足,比去年高出了14.6个百分点。造成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主要是由于:一是受当前国内大气候和信贷手续烦琐、融资渠道单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民营企业从银行得到贷款非常不易。二是民营企业之间相互拖欠货款问题比较严重。三是对民间投资的限制和认识上的误区,使民间资金转化为民间资本的门槛较高,难度较大。四是个别民营企业缺乏规范化的财务管理,恶意逃债,导致民营经济资信度低,金融部门不敢为其贷款。
4、商务成本居高不下。
土地、资本、劳动力价格、信息和与政府管理部门的交易费用等共同构成企业的商务成本。目前,商务成本已经成为影响民营企业竞争力提升的一个非常突出的因素。排在第一位的,是过高的土地价格。中国民营企业仍处于主要依靠外延扩大再生产和提高竞争力的阶段,对土地具有高度依赖倾向。如对山东民营企业的调查表明,不论企业规模大小,几乎所有民营企业都认为能否获得便利和便宜的土地使用权,是制约本企业竞争力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其次,还与土地供给价格过高有关。信息成本也是决定企业商务成本从而决定竞争力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民营企业与政府管理部门打交道所发生的交易费用,更是影响民营企业竞争力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事实上,中国经济至今仍未摆脱“审批经济”的困扰。
5、错误的营销观念。
目前中国的市场发育还很不成熟,客观上存在不少非理性消费的现象,这为一些企业通过营销炒作和广告攻势,在短期内创造惊人业绩提供了可能。所以不少民营企业为追求高额利润开始不顾市场规律,铤而走险。传统的销售观念都是先从产品开始的,产品问世以后,再拿出去找市场,市场找得怎么样,找市场的水平的高与低,决定着企业的前途和命运。许多产品问世以后,却找不到市场,企业的亏损在所难免。而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的民营企业,都是这种做法,他们考虑最多的是产品的功能,而不是其产品市场营销的环境和市场营销的可操作性。绝大多数民营企业的经营者,其实并不知道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营销和市场营销的核心战略是什么。大多数人都狭义地理解“市场营销”就是单纯的广告促销和经销商的连锁加盟。更有甚者,有人还把营销和推销划上等号。很多民营企业家,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来不及系统思考,满脑子只有利润,结果后来发现自己的资产是越做越少。现代营销已经由产品竞争上升到品牌竞争。而一个有影响力的品牌树立需要企业整个管理系统的有效支撑,需要科学的市场调研分析和准确的营销定位,是企业综合竞争实力的体现。
6、缺乏健康的企业文化。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2/4/4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 我国民营企业持续发展的思考及对策(二)......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2/4/4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