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该指标反映企业每1元流动负债有多少元的流动资产作为偿付担保,反映短期债权的安全性,比率越高,偿债能力越强。一般来说流动比率维持在2:1较好,不能低于1:1。对于债权人来讲,较高的比率代表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较强;但对投资者而言,过高的比率表明企业资产利用率低下,资金浪费。一般情况下,生产经营周期短、应收帐款及存货的周转速度快的企业流动比较低。因此对企业资产流动性的评价应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
2、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是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对比确定的比率,计算公式为: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该指标去除了存货本身销售及降价的风险,以及待摊费用、待处理资产损益带来的影响,更能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一般情况下,速动比率保持在1:1较合适,低于1的速动比率被认为是短期偿债能力偏低。但行业的不同会造成速动比率的差别,并不是速动比低的企业偿债能力就差,如果企业的存货流转顺畅,变现能力强,仍然能够保障企业偿还到期债务。
3、负债比率 负债比率是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计算公式为:
负债比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一般来讲,负债比率越低,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但从不同的产业来看,负债比率的合理程度是不一样的。以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为据,合理的负债比率一般是:第一产业为0.2左右;第二产业为0.5左右;第三产业为0.7左右。如果负债比率在这些范围内,就表明企业的负债比率尚属合理,偿债能力较强。
4、产权比率 产权比率是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的比率,计算公式为: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
该指标反映企业在偿还债务时对债权人的保障程度。比率越低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对债权人来讲就越有安全感。通常该比率维持在1:1较好,但对所有者来讲,如果企业经营状况良好,过低的产权比率将会影响所有者权益的扩增能力,所以企业要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产权比率,尽可能使所有者和债权人的利益得到保障。
5、现金净流量比率 现金净流量比率是现金净流量与流动负债进行对比所确定的比率,计算公式为:
现金净流量比率=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越高则表明企业承担债务的能力越强,其与上述其他各指标相比更具真实性、客观性、可靠性和可比性。企业的经营现金净流入是一个时期性数值,指的是企业在一个会计期内实际收到和支出的现金量和结存量,客观反映了企业正常经营期间内的经营成果,并且受人为影响因素少,粉饰效应低;经营现金净流入是企业在经营期内取得的实实在在的可用于偿还负债的资金来源,而不像流动、速动资产价值的计量存在极大的不稳定性。基于以上优点,该指标具有其他指标难以比拟的优越性。
通过各种偿债能力指标基本能够较全面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但在现实环境中,影响企业偿债能力的因素很多(如损益表特殊项目:财产的没收损失、汇兑损益、自然灾害等;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已证实发生的减损、销售退回、债务重组等;以及现金流量、税收因素等)。因此在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时应从多方面采集信息综合分析,从而得出正确判断。
二、企业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差异性分析
由上述指标看出,企业获利能力的高低通常由各项与收益有关的指标来反映,通过对企业获利能力的分析能揭示企业财务状况的好坏;企业的偿债能力强弱通常由现金流动的程度来揭示,通过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能提示一个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因此,企业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分别指示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财务风险,它们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净收益和现金流量的差异上。
净收益是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根据收入与费用配比关系确定的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而现金流量是按照收付实现制的原则确定的,显示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实际发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数量。从企业的整个存续期间来看,净收益与现金流量应完全相等;但就某一个会计期间来看,净收益确认的时间与现金流量〔收付〕的时间就不可能完全保持一致,净收益与现金流量在数量和时间分布上均存在一定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3/5/5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 企业偿债能力及获利能力分析(三)......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3/5/5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