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当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2000~4750美元之间时,这些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开始稳定发展,虽然净对外投资额依然为负数,但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这说明在这一阶段的国家,国内经济发展水平有了新的提高,逐渐取得所有权优势,这一阶段的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时,主要将本国资金投在国外区位优势可能不好,但能充分发挥本国企业所有权优势的部门和行业。
(4) 当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2600~5600美元之间时,这些国家的对外投资额大于吸引外资额,反映了这些国家的企业开始具有强大的所有权优势或正逐渐削弱外国企业在本国的区位优势,并且由于本国的劳动力成本上涨以及贸易壁垒的增加而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邓宁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得出的对外直接投资周期理论,动态地描述了跨国公司对外投资与经济发展的辨证关系,认为一国的国际投资地位与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成正比关系。就这一发展规律而言,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投资地位的变化大体符合这一发展趋势。
(二)拉奥的技术地方化理论
拉奥于1983年提出了技术地方化理论,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技术特征虽表现为规模小,使用标准技术和劳动密集技术,但这种技术的形成却包含着企业内在的创新活动。他认为以下几点是发展中国家能够形成地方化技术和发展自己“特有优势”的条件:
(1) 在发展中国家,技术和知识的当地化是在不同于发达国家环境的条件下进行的,这种新的环境往往与一国的要素价格及其质量相联系。
(2) 发展中国家生产的产品适合于他们自身的经济条件和需求。只要这些企业对引进的技术和产品进行一定的改造,使他们的产品能更好的满足当地或邻国市场需求,这种创新活动就会形成竞争优势。
(3) 发展中国家企业竞争优势不仅来自其生产过程,产品与当地的供给条件和需求条件的紧密结合,而且来自新的创新活动中所产生的技术在小规模生产条件下所带来的更高的经济效益。
(4) 第三世界企业仍然能够开发出与名牌产品不同的消费品,特别是当输入国国内市场较大,消费者的品味和购买能力有很大差别时,来自第三世界国家的产品仍有一定竞争力。
拉奥同时认为,以上的优势还会因为民族语言的联系得到加强,并且强调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必须改进、吸收和消化引进的外国先进技术,根据实际情况给技术增添新的活力,从而给企业带来新的竞争优势。
(三)韦尔斯的小规模技术理论
韦尔斯于1977年提出该理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来自低生产成本,这种生产成本与其母国的市场特征紧密相关。他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比较优势。
(1) 拥有为小市场服务的小规模生产技术。低收入国家制成品市场的一个普遍特征是需求量较小,大规模生产技术无法从这种小市场需求中获得规模效益。而这种小规模技术往往是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有很大灵活性,适合小批量生产。
(2) 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产品在海外生产上颇具优势。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的另一特征表现在鲜明的民族文化特点上,而这些民族产品的生产往往利用母国的资源,在生产成本上具有优势。
(3) 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往往花费较少的广告支出,采取低价位产品营销战略。
韦尔斯关于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是把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竞争优势的产生与这些国家自身的市场特征结合起来,在理论上提供了一个充分的分析空间,世界是多元化、多层次的,即使对于那些技术不够先进、经营范围和生产规模不够庞大的发展中国家企业来说,参与国际竞争仍有很强的经济动力。
三、我国企业实施跨国公司战略的可能性
据统计,我国2001年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890美元,根据邓宁的对外直接投资周期理论,我国处于国家经济实力逐渐增强,国内企业虽然尚未建立自己的所有权优势,对外直接投资依然较少。但一部分企业已经发现对外直接投资可以更好地发挥其特有的所有权优势的阶段。同时,根据拉奥的技术地方化理论和韦尔斯的小规模技术理论,我们可以得出,我国企业实施跨国公司战略的可能性在于:
(1) 我国拥有一部分实力较强、效益较好的大型国企,同时多年的计划经济体制也使我们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如果我们可以作好政府的宏观调控工作,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就可以用“看得见的手”集一地甚至一国之力,使企业建立相对的所有权优势,就可以将企业推向变化莫测的国际市场。
(2) 我国经济是较为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传统落后的农业部门和采用新技术的现代工业部门并存,虽然从总体上看,我国的技术水平依然较低,但某些技术在国际上已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相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具有较大的优势。
(3) 我国拥有大量劳动密集型的企业,这些企业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掌握了与发达国家大规模生产技术不同的小规模生产技术,生产灵活,适合对制成品需求量较少的低收入国家市场。根据韦尔斯的小规模生产理论,我国的企业在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直接投资时具有比较优势。
(4) 我国企业在引进发达国家技术时,同时重视对引进技术的吸收、消化和改造,生产过程以及产品更好的符合我国及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我国输出的劳动密集型改良技术或传统工业技术其构成不复杂,价格也相对较低,因此很受发展中国家的欢迎,在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直接投资时拥有特有的竞争优势。
(5) 我国有能力开发出与发达国家名牌产品不同的消费品,当发达国家的产品进入成熟期,其成本变高,但市场需求依然较大时,我国同类产品可以不失时机的打入发达国家市场,如上海机床厂看到美国厂家由于利润以及资金周转问题不愿生产机床,而美国对机床的需求甚大时,在美国投资设立分公司,经销输美机床,成功进军美国,云南机床厂也紧跟其后,占领了部分市场。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3/5/5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 关于我国企业实施跨国公司战略的探讨3(三)......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3/5/5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