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提高竞争实力
企业的经营规模是体现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从目前世界跨国公司的发展趋势来看,跨国公司的规模已是越来越大,一些跨国公司一年的总销售额超过了不少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真正成为“富可敌国”。面对这种状况,我国政府不可能放慢开放的速度,这就要求我国的企业作好准备,以一种新的姿态来迎接这种挑战,这就要求我国一些条件较好、有潜在发展优势的企业积极采取大集团、大公司的发展战略增强规模实力,降低产业风险,提高与国际大型跨国公司的竞争力。我国目前已经做了这方面的工作,比如中国五金矿产进出口总公司,目前已在世界16个国家和地区设有42家海外企业,其中独资企业18家,已成为集生产、流通、科研、服务为一体,综合型、多功能、国际化的跨国公司。类似于中国五金矿产进出口总公司的大型企业,我国还有一些,比如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
(四) 为海外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政府应进一步制定、健全、完善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法律、法规,使跨国公司的行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这样也可以避免乱投资等问题产生。政府也应大力发展和培育市场体系和进一步强化与投资相关的国际法律、会计、评估、咨询等涉外中介服务机构,统一协调、规划海外直接投资,为海外直接投资提供信息、咨询及进行市场、价格等方面的协调、指导,同时也可避免我国跨国公司在海外相互竞争、自相残杀。
(五) 大力增加科研和人才培养的投入
现代跨国公司已成为技术创新和技术贸易的主力军。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加强科学研究,实现技术改进和技术发明已成为企业获取高额利润,争夺市场,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据统计,1993年,德国奔驰、西门子,瑞典爱立信等大型工业性跨国公司,他们用于科研开发的费用,分别占各自销售总额的10%、11%、17%。美国的通用汽车公司技术中心,担负着各种新型材料、新能源的基础研究、新车型开发、试制和小批量生产的任务,其科研人员有5000多人,博士、硕士占50%左右。这些情况告诉我们,我国跨国公司,特别是工业性跨国公司,必须加大科研投入,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同时,从我国已有的跨国公司来看,我国企业还是缺乏具有较高层次的跨国经营专业人才,因为跨国经营对许多中国公司还是一个很陌生的领域,许多企业往往不了解国际惯例,不熟悉国际通行的经济法律制度,企业制度、国际收支制度、投资制度、财务制度以及对跨国公司的管理制度等,这就会造成在经济活动中产生各种各样的纰漏。这就需要我们的国家、教育机构以及企业共同努力,培养我国企业实施跨国公司战略急需的人才。
五、结论
本文主要论述了我国企业应如何实施跨国公司战略,通过对国内外跨国公司发展现状、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以及发展中国家发展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周期理论、技术地方化理论和小规模技术理论的介绍,论述了我国企业实施跨国公司战略的可能性以及我国企业应如何实施跨国公司战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我国加入WTO的情况下,为了应对激烈的竞争,我国企业必须实施跨国公司战略。
(2) 据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和发展中国家发展跨国公司的理论,我国企业相对多数发展中国家、地区具有竞争优势,在这些国家可以进行直接投资;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对发达国家进行直接投资。
(3) 我国企业实施跨国公司战略首先要形成全球一体化的战略思想,同时一方面需要国家宏观的扶持,包括总体投资战略的制定、改革的深化、产业政策的倾斜、法制的完善、市场体系的培育以及中介服务体系的建成等内容;另一方面也需要企业发展自身实力,大型化、规模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大科研投入,加大人才培养投入。只有这样我国企业才能在起点较低的情况下,快速发展跨国公司,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
引文注释:
(注1)范晓萍:《国际经营与管理》,科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第4页。
(注2)范晓萍:《国际经营与管理》,科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第6~7页。
(注3)薛求知:《无国界经营》,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第8页。
(注4)薛求知:《无国界经营》,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第9页。
(注5)李萍:《借鉴发达国家经验 发展我国跨国公司》,《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9月 第18卷 第3期,第14~17页。
(注6)薛求知:《无国界经营》,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第11页。
(注7)李文锋:《中国跨国公司现状、问题及对策》,《改革》,2001年 第5期,第40~45页。
(注8)范晓萍:《国际经营与管理》,科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第40~55页。
(注9)沈波,胡廷峰:《企业跨国经营原理●实务●案例》,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4月第1版,第23~34页。
(注10)韩福荣:《国际企业管理》,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第73~84页。
(注11)毛礼锌:《跨国公司导论》,山西经济出版社,1994年1月第1版,第49~66页。
(注12) 魏拴成:《关于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理论的研究现状》,《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00年第18卷 第4期,第13~16页。
参考文献:
1、范晓萍:《国际经营与管理》,科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2、薛求知:《无国界经营》,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
3、李萍:《借鉴发达国家经验 发展我国跨国公司》,《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9月 第18卷 第3期,第14~17页。
4、李文锋:《中国跨国公司现状、问题及对策》,《改革》,2001年 第5期,第40~45页。
5、沈波,胡廷峰:《企业跨国经营原理●实务●案例》,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4月第1版。
6、韩福荣:《国际企业管理》,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
7、毛礼锌:《跨国公司导论》,山西经济出版社,1994年1月第1版。
8、魏拴成:《关于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理论的研究现状》,《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0年第18卷 第4期,第13~16页。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5/5/5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