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商管理原创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下载
|
工商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开题报告
|
工商管理免费论文
|
全站搜索
原创论文 →
工商管理专业原创论文
现成论文 →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
当前位置:
工商管理论文网
->
工商管理开题报告
->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探析-开题报告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探析-开题报告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探析-开题报告
一、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1、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建成.我国对食品安全的法制化管理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不断完善,层次分明、体系完整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到目前,我国颁布的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地方规章及司法解释共达840多部[1],形成以《食品安全法》为主,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和《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等为辅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总体框架。但因分段立法,条款相对分散,单个法律法规调整范围较窄,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标准的矛盾、交叉、重复与缺失并存[2-3]。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制定了《食品标准清理工作实施方案》,并于2013年1月正式启动食品标准的清理工作。同时,随着《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发布,我国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及部门已向集中化转变。相较于原“九龙治水”式的分段监管,改革后是安全监管体制更好的整合食品药品监管的行政资源、技术资源、信息资源,更好的统一调配监管资源。
2、风险评估和交流已有良好开局。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最早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卫生部门先后组织开展了食品中污染物、部分塑料食品包装材料树脂及成型品浸出物等风险评估[4]。加入WTO后,我国加强了食品中微生物、化学污染物、食品添加剂、食品强化剂等专题评估工作,开展了一系列应急和常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项目。2006年颁布实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首次引入了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估的概念,确立了风险评估的法律地位,主要针对农产品种植、养殖有关的危害因素(包括农药、化肥、兽药、饲料添加剂等农业化学投入品)开展风险评估。2009年《食品安全法》明确提出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详细规定风险评估的内容、实施主体、原则和作用。2012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成立,初步形成风险评估制度体系和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和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委员会为基础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体系。
3、国内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认可度不高。来自源头污染、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超量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等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导致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危机。国内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认知、评价与态度,会对消费环境、食品企业竞争力乃至食品产业的生存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5-6]。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中国食品安全现状、问题及对策战略研究》调查显示:消费者认为存在于食品加工环节的食品安全隐患最大,认为问题食品都是被生产加工部门生产出来的,这表明消费者对食品生产者的信任感最差,与监管部门近年曝光出来的食品安全事件多处在食品加工环节一致;消费者将食品安全状况改善的主要希望寄托于加强监管,调查中将政府监管者作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占到被调查人数的32.54%,仅低于选择食品生产企业为第一责任人35.13%约3个百分点。消费者认为政府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是具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尽管安全的食品是生产出来的,食品生产者无疑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但是,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在市场经济中都是逐利的,如果没有政府监管,企业为了在竞争中获取最大的利益,任何损害消费者利益的食品都有可能发生[7]。离开监管,企业自律就是一句空话,所以,从此意义上说食品安全是监管出来的也不为过。
(二)国外研究现状
1、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架构合理并持续更新。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立法历史悠久,并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态势进行持续更新。1860年,食品掺假问题催生英国《食品与饮料掺假法》的出台,随后《食品与药品掺假法》(1872)和《食品和药品销售法案》(1875)也相继颁布[8]。美国紧随其后,于1906年发布第一部食品法——《纯正食品与药品法》,同年又出台《肉类检验法》。之后的100多年里,美国食品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了持续的更新,修订或颁布新法30多部,涵盖了食品类别和食品链各环节的法律法规体系,为制定监管政策、检测标准及质量认证等工作提供了依据[9]。发达国家在多年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出众多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科学原则,形成了“从农田到餐桌”法律体系框架,确定了整个食物链的安全。
同时,国外发达国家注重强化源头治理法律体系建设。美国1980年即颁布了《综合环境对策、赔偿及责任法》,规定谁污染谁治理原则,并先后颁布《土壤筛选导则》(1996)和《土壤生态筛选导则》(2003)。2005年以来,美国法律政策转向现代农业支持模式,内容涵盖水土保持、环境保护、区域协调发展、科技研发推广等方面。欧洲于1972年颁布“欧洲土壤宪章”,第一次将土壤作为重要环境加以保护。日本1970年颁布“农用土壤污染防治法”,2002年制定“土壤污染对策法”形成完善的土壤防治法律体系。
2、基于“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当前,发达国家和地区食品安全监管模式主要为集中模式和分散模式。集中监管模式就是将所有与食品安全有关的活动合并到一个部门,直接由这个部门对全国的食品安全工作进行统一的管理,典型国家和地区是德国[10]和欧盟。分散监管模式分两种:集中型分散模式和下放性分散模式。集中性分散模式是指与食品安全相关的监管职能主要由三四个部门负责,但还有数十个辅助部门提供支持服务,典型国家是美国和加拿大[11];下放型分散模式则是指将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工作直接下放到各州及地方政府,由地方政府辅助监管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所有活动,典型的国家是澳大利亚。由于食品安全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目前发达国家在现有监管体系下仍在不断尝试局部调整和持续改进,国与国之间的经验借鉴与相互学习正成为常态[12]。发达国家针对“从农田到餐桌”的各个环节,建立了有效的防控措施和管理体系,如良好农业规范(GAP)、良好生产规范(GM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等[13-14]。
发达国家和地区基本形成了完善的食品安全紧急处置流程,包括开展事件调查、分级召回问题产品、向公众发布信息、实施问责,必要时改革管理体制、实施政府救助,并完善食品标准,做到了有效响应、及时应对、信息公开与持续改进,避免了不必要的恐慌,维护了社会秩序[15]。同时,通过风险评估、应急响应网络和风险预警网络等,积极参与食品安全应急响应。
3、科学的风险分析决策方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是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管理的核心环节。1995年WTO成立,在形成的WTO/SPS协定中明确,各成员的SPS措施应以风险评估为核心。目前,发达国家的风险监测和预警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2004年WHO和FAO共同创建国际食品安全当局网,有177个会员国,分享重要的全球食品安全信息和增进国家间国际合作,欧盟建立了以肠道病原菌为主的食源性疾病国际监测协助网,美国针对食源性疾病建立的系列监控网络系统包括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系统、食源性疾病监测国家分子亚型系统等。发达国的风险交流广泛开展,目前已具有完善的风险交流流程、多样的风险交流策略、丰富的交流方法和途径。
4、强大的食品安全科技支撑体系 。发达国家和地区重视科技在食品安全保障中的支撑作用,科技投入强度持续加大。2013年,美国FDA食品安全和营养应用中心公布了科学研究战略计划。欧盟制定了第7框架计划,从营养健康和食品制造两个方面同时关注食品安全问题,旨在对新型危害控制与预防、开发快速有效的监测方法、消费者健康饮食选择行为研究、开发新技术用于数据分析、加强相关部门的适应及相应能力。
与此同时,欧美等发达国家食品生产加工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相对比较完善,促进了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从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品种选育到疾病防治、检疫检测、产品保鲜、物流供应等方面都有相关的科研单位、协会、组织机构等进行指导。这些国家的科研服务机构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多单位、多部门协作,形成了科学研究、农业生产、食品工业、市场营销为一体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先进的科研服务体系和健全的推广体系使新的科研成果快速应用于生产领域,为食品提供了科技保障。
二、论文提纲
•一、我国食品安全的表现
(一)食品安全定义
(二)我国食品安全现状
(三)食品安全问题的危害
• 二、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
(一)农产品源头污染严重
1、工业三废排放导致产地环境污染严重
2、农业化学投入品滥用
(二)食品产业基础较为薄弱
1、小、散、乱、低的产业基础
2、产销秩序不够规范,违法经营的潜规则横行
3、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三)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上不健全
1、“从农田到餐桌”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完善
2、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不够完善
3、监管体系不够到位
4、食品安全监测体系不够完善
(四)科技支撑发展滞后
1、食品科技投入不足、创新乏力
2、源头和过程控制技术与装备落后
3、食品安全监测技术与装备制造落后
(五)社会共治机制不完善
1、多方参与的社会共治格局尚未形成
2、相对缺失的诚信环境
•三、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治理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法律和监管体系建设
1、构建“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2、构建“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标准体系
3、构建“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二)加强食品安全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1、加强源头治理技术研究与示范
2、强化食品安全全程控制技术体系
3、完善食品风险监测技术体系
4、加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战略研究
(三)建立完善有效的社会共治机制
1、强化企业诚信体系建设
2、鼓励公众监督,加强消费者维权意识
3、多元化的社会监督机制
三、参考文献
[1]张理化,徐雅飒.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之构建[J].法律与社会:旬刊,2013(4):157-158
[2]徐鹏飞,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标准的几点法律建议[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4):391-394
[3]徐晓新.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成因、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2002(10):45-48
[4]陈君石,石阶平.食品安全风险评估[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0.
[5]何坪华,何信生,周德翼。从消费者角度检视我国食品安全信息的缺失[J].河南农业科学,2005(12):93-97.
[6]罗丙能,刘茂盛,周德翼.食品安全中生产者、消费者和政府行为博弈分析及对我国食品安全管理的启示[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7,27(2)122-125.
[7]冯中越.社会性规制评论(第一辑)[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
[8] 魏秀春.英国食品安全立法与监管史研究(1860-200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9] 李卫东,刘志英.美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江西食品工业,2009(02):45-49.
[10]梁珊珊.德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研究[J].世界农业,2012(11):91-93.
[11] 杨鹭花.美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7,9-13-15.
[12]秦利.美国食用农产品协会产品质量安全治理的做法和经验[J].世界农业,2012(7):45-46
[13]王可山,王芳.发达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及其几件[J].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413-418.
[14] 陈宗道,刘金福,陈绍军.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M].2版.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1.
[15]肖平辉.澳大利亚食品安全管理历史演进[J].太平洋学报,2007(4):57-75.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探析-开题报告
......
本论文《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探析-开题报告
》在
工商管理开题报告
栏目,由
工商管理论文网
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www.gsfwen.com 更多论文,请点
工商管理论文
查看
上一篇
:
没有了
下一篇
:
浅析中小医药企业营销管理-开题报..
点击查看关于
我国
食品安全
问题
探析
开题
报告
的相关论文题目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工商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开题报告
工商管理论文下载
工商管理原创论文
工商管理免费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