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制度的概念在内部牵制思想的基础上产生,他的形成是传统的内部牵制思想与古典管理理论相结合的产物。内部控制定义首次正式提出是在194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所属的审计程序委员会发表的一份题为<内部控制:系统协调的要素及其对管理部门和独立公共会计师的重要性>(Internal Control:Elements of a Coordinated System and its Importance to Management and the Indepent Public Accountant)的特别报告。定义“内部控制包括一个企业内部为保护资产、审核会计数据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提高经济效率、坚持既定管理方针而采用的组织计划以及各种协调方法和措施。这个定义有可能比这个术语所包括的意义要广一些。它承认内部控制制度超过了与财会部门直接相关的事项”
被人们广为接受的是COSO(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内部框架。1992年发布的COSO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这份报告堪称内部控制发展史上的历程碑。COSO委员会指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以及其他员工实施的,旨在为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性等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COSO提出了内部控制相互关联的五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