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对知识型员工管理方法的创新
1. 双轨通道。创建于1996年的北京文思科技有限公司(化名)是一家为著名跨国IT公司提供路演、产品培训、展览展示服务的专业公司,在与该公司总经理郑女士的交谈中得知,公司的业务模式决定了知识型员工在该公司占据90%的比例。当公司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中,这些在IT领域具备高超技能的员工逐渐产生了划分,一部分人员因具备专业技术的同时又擅长人际沟通,而走上了管理岗位,但另一部分人员似乎更愿意与高科技设备打交道。按照原来的晋升规则,这批单纯具有技术特长的人员显然比较吃亏,由于职位的差距也导致了工资奖金的差距,一度曾经伤害这些员工的积极性。为了让这些技术能手同样以饱满的热忱发挥才能,郑女士与公司的董事们经过实践探索,实行管理职级、技术职级“双轨制”,同水准、同价值、同地位、同酬劳、同发展,既避免了知识员工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弊病,又使得技术型人才专心致志钻研技术,并以此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增强他们对工作、对岗位的满意度,吸引并留住核心技术人才,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双赢。
如图2所示:
2. 梯队建设。目前《西游记》“唐僧取经团队”中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的“阶梯型能力组合”团队被管理界普遍认为是阶梯状能力差异的典型代表,这样的团队环境可以激励人们正视自身存在的不足并主动设法去改进。微软亚洲研究院刚建立时,发现很难从众多的求职者中遴选出富于软件开发流程管理经验的人才——这并不是说国内的学生不优秀,恰恰相反,很多求职者在软件开发方面所表现出的才华与热情都让面试官印象深刻。不过,由于中国软件产业尚未孵化出有能力研发大型软件项目的企业,以至于从业者大多对相关的流程和管理不够熟悉——“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人才是比较少的。有鉴于此,微软一边从国内高校招募有潜质的人才,一边从美国延请到了一批经验丰富的“高手”,请他们引领那些无比刻苦但却经验不足的“新手”,使之逐渐熟悉自己的业务领域。新员工的学习能力很强,很快的,他们又成为下一批员工的楷模和榜样。梯级的自然形成总能让我们的员工找到能力上升的空间。
3. 差异化管理。同样以《西游记》为例,对组织来讲,员工存在个性的差异,对实现组织目标更有利,孙悟空能力特别强,他的角色是打硬仗、攻难关;而猪八戒的偷奸耍滑表面上危害了组织前进,但另一方面又因他的圆滑脸皮厚、上下和稀泥的性格特点,在每一次唐僧与孙悟空师徒关系紧张组织濒临解体的时候,出面调停,挽救取经大业;再看沙和尚,他的任劳任怨是任何一个组织中都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他的执行力非常强,永远是在大师兄、二师兄都出现差错的时候独自坚持西天取经这一组织目标的人。西游记的例子告诉我们,正是因为个性既有差异性又有不变性,决定了我们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坚持以“具体的”人为本,就不会对所有的人一味模式化管理,尊重“个性”而不是“一刀切”, 灵活多变地运用“挑战、物质奖励、精神鼓励、文化环境”等不同的激励手段,对员工个人尊严、权益、性格、情感等因素的充分肯定和重视,充分调动员工内因,从而达到组织目标。
4. 主动投资。与物质资本一样,人力资本也需要投入,才能期待产出。现代企业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长远目标的制定,都要求企业对现有人才进行知识再投资,发掘现有人才的潜能以保持企业未来发展后劲。
综上所述,对信息经济时代知识型员工的管理关键之处在于调动其内在的成就动机,并在调动该动机的同时,配合开放的、宽松的企业文化和适当的物质奖励。更主要的是,这种管理方式应注重因人而异、以人为本。同时,管理的手段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好比给知识型员工提供营养丰富的午餐,尽管营养丰富,也要变换花样来适合不同的人的口味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引文注释:
(注1)杰弗里.梅洛:《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高管商学院》系列丛书,2004年10月第1版,第3页。
(注2)韩大勇:《知识型员工激励策略》,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第1页。
(注3)朱芝洲:《现代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激励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4月第1版,第242页。
(注4)彼得.杜拉克:《杜拉克成功管理全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第91页。
参考文献:
1. 韩大勇:《知识型员工激励策略》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7年1月出版
2. (美)亚瑟•W•小舍曼,乔治•W.勃兰德,斯科特•A.斯耐尔著.张文贤主译:《人力资源管理(第11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 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版
4. 彭剑锋:《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年12月版.
5. (美)杰弗里•梅洛:《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高管商学院》译者: 吴雯芳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6. (美)彼得•德鲁克:《21世纪的管理挑战》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
7. 赵士德 田金信 万立军:《知识型员工激励成本最优分析》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8. 陈晓 :《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的构建》.科技创业月刊,2007(1)
9. 杜林华 崔茹 :《知识型员工激励模式研究》 华商,2007(10)
10. 黄培伦 李鸿雁:《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研究评述》 科技管理研究,2007(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4/4/4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