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女士:合肥某科技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
Y女士的公司是和老公一起创办的,主要从事企业管理软件的开发、销售等,同时承接部分软件的外包工程,年营收500多万元,利润在50万元左右。
Y女士认为,企业的核心能力就是人和理念,作为管理软件的开发企业,优秀的软件开发人才和优秀的企业管理咨询人才是缺一不可的,并且管理理念对企业更重要。在整个谈话中她重点强调的就是管理理念。
通过和以上几位企业的负责人的探讨,可以很清楚的看出不同的企业核心能力的重点是不同的,但也存在很多的共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笔者探讨的这几家企业,创始人或者合伙创始人都有技术背景,企业的核心产品本身就是他们的自身发明,形成了独特的技术团队,这成为他们发展的根本,他们也普遍认识到了这一点。不过经过笔者的观察,除了A先生所就职的企业外,他们的产品或者技术团队都相对比较单一,还基本停留在创业阶段的技术上,技术前瞻性和持续创新能力不够。
2.人力资源,他们无一例外的认识到人是企业最重要的核心能力或者是核心资源。现代市场环境下,企业人力资源的储备决定企业未来发展根本,谁储备了优秀的人才,谁就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占得先机。
3.资金和行业背景,公司的现金流和资金储备也成为了企业核心能力的一部份,没有充足的资金储备,任何一个企业发展的后劲都是不足的。同样,行业背景也成为他们开始关注的重点,因为现代企业的竞争已经成为资源整合的竞争,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你在这个行业拥有的资源或者说就是行业背景。
4.管理水平及管理理念,部分企业负责人认识到了管理水平和管理理念对企业的重要性,这些企业主要集中在企业管理软件、管理咨询类的公司中,还没能成为普遍现象。
笔者在与以上企业负责人探讨的过程中,对他们的企业进行了观察和分析,通过自己的视角发现了一些问题,表现在:
1.组织架构设计不甚合理,诚如前文分析,民营科技企业还处在典型的直线职能制的组织架构设计阶段,这样造成了工作效率低下、协调困难,部分企业已经具备了将企业组织架构及工作流程重新设计的条件,以笔者的观察,如果对组织架构重新设计,应能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
2.激励机制不健全,现在民营科技企业的激励机制主要还是老板的关怀、业绩奖金等手段,让企业员工和管理者以追求指标的完成为主要目标,而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考虑不足。
3.信息分析团队缺乏,笔者看到的企业,一般设置为技术/生产部门、行政等保障部门、销售部门,而对行业信息负有收集整理责任的市场部、战略发展等部门均未设置,整个企业对信息的获取、分析无专人或部门负责。
4.企业核心文化缺失,部分企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做事风格、习惯等,但缺乏提炼和分析以形成企业的核心文化。这就造成了企业的文化五花八门,几乎就变成了领导文化(模仿领导)。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ZR公司在企业核心能力方面的问题几乎就是我国民营科技企业的典型代表,ZR公司在企业核心能力方面的做法和存在的问题具有非常典型的实际意义。我们希望通过对ZR公司分析,提出的建议和对策能够对我国民营科技企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四、针对我国民营科技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针对的性建议和对策
(一) 技术
1.完善企业的技术团队。科技型企业的技术团队是企业的核心,在不影响公司整体技术费用的前提下应储备涉及本企业业务的多种人才及复合型人才,保持技术团队的持续创新能力;
2.和专门的研究机构合作及加强企业间横向合作。企业应多和诸如大学、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合作,将他们雄厚的技术储备为我所用,同时加强企业间的横向合作,共同提高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
3.注重核心技术培育。在培育核心技术时应“握紧拳头出击”,集中优势资源,从竞争对手和市场空缺中寻找机会,建立自己的比较优势,并构造这种优势的核心能力,使自己在经营管理、技术、产品、销售、服务等方面与同行形成差异,追求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文化建设
文化上加强人本观念。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成为企业经营活动中最重要的资源。建立起每一个员工都有机会施展才能的激励机制,努力营造尊重、和谐、愉快、进取的群体氛围,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不断增强企业凝聚力,提高核心竞争能力。
(三)人力资源及组织
1.实施股份制改革及员工持股计划
股份制改革是在不改变民营科技企业性质的和实际控制权的前提下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实现产权多元化,在企业中把本企业的力量与外在投资力量联合来。
同时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有助于实现员工利益、企业利益的有机统一。实现员工持股还有利于形成一个有效率的企业治理结构。为了克服企业内部各种所有者之间在团队生产中的偷懒和搭便车行为,需要明确界定企业的出资人、经营者与生产者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形成一套能提高企业产权结构的激励和约束规则。员工持股制度的引入通过持股主体多元化与约束机制完善了企业的治理结构,,通过对搭便车行为的约束来降低交易费用,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
2.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
建立职业经理人是民营科技企业从以人管理企业向以制度管理企业过渡的本质体现。通过聘用职业经理人管理企业,可以避免人际关系的干扰,使民营科技企业顺利进入制度管理阶段,从而实现管理创新。
3.加强管理层的期权激励
期权是公司所有者与经营者签署一个契约,在达到相应的标准时,以某一特定时期的某一价格,用优惠的办法,也可用贴息的办法,给予管理层一部分公司的股份,这些股份要经过若干年后分期分批兑现。如果经营者把公司经营好了,股票升值了,才能获得更多的利益,这样使经营者的利益与公司长期利润相结合,激励经营者更加努力地运作公司。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时常需要独立就公司的经营管理以及战略发展问题进行决策,例如公司并购、公司重组以及长期投资等,这些重要决定给公司带来的影响往往是长期性的,效果往往在3至5年甚至10年后才会体现在公司的财务报表上。如果公司的薪酬完全由基本工资及年度奖金构成,那么出于对个人利益的考虑,高级管理人员有可能放弃那些在短期内会给公司财务状况带来不利影响但有利于公司长期发展的计划。为了让高级管理人员的注意力不仅仅集中在短期财务指标上,就需要一个长期激励机制,这就包括了股票期权计划。实行这一计划可以鼓励高级管理人员乐于承担一定的风险,如果公司今后的股票能够升值,那么管理人员可以从中获利,这对于需要不断创新的公司来说是很重要的,对于我国民营科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非常有利的。
4、企业组织架构设计和流程改造
民营科技企业在组织架构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但笔者以为,通过对公司组织架构的重新设计和工作流的有效改造,可以大幅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市场反应速度。而民营科技企业现阶段的规模也为这种调整提供了方便。
【参考文献】:
1.普拉哈拉德&哈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原文出处:PrahaladC.K.andHamel.G. The Core ComPetenee of the CorPor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66)
2.陈震&李佳 《我国家族企业核心能力分析》,《经营管理者》2008年第11期。
3.吴雪梅 《企业核心能力论》, 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7年3月1日发布
来自《中国博士论文全文数据库》
4.赵勇《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3年4月1日发布
5.顾峰 《管理学原理》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年第1版。
6.孙瑜 《在多元化发展中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8年第02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3/3/3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