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企业持续发展是企业在追求自我生存和永续发展的过程中,既要考虑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地位,又要保持企业在已经领先的竞争领域和未来扩张的经营环境中,始终保持盈利能力的持续提高,保证企业在较长时间内长盛不衰,强调企业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还要兼顾社会利益。因此民营企业要保持持续发展,就要不断通过持续学习和持续创新,提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适应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环境,进行持续竞争持续发展。
(一)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部对策
1.民营企业要想持续发展,首先必须解决好产权问题
我认为,首先要解决民营企业的产权形态问题。从资本规律的本身发展来看,随着民营企业做大以后,要解决资本的来源。首先通过自我积累来形成扩大再生产。其次,在较短时间内要想办大事,就要靠资本的社会化。通过兼并、股份制的办法实现资本的集中来办大事;有了资本的集中机制,就必然会出现产权的资本社会化。也就是说,资本的形态要发生变化,一旦出现了资本社会化,这种私人资本就转化为社会资本,就不是原来传统意义上的私人企业。因此,私人资本做强做大必然会走这种资本集中的道路。这种道路主要通过两种渠道:兼并收购和股份制改造。资本社会化的形态就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小的私人资本的民营企业的产权组织形态。因此,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按照资本的运行规律,必然会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会走向资本社会化 ;而走向资本社会化以后,又要保持这种私人资本的活力和生命力。根据中国的情况,我认为,不要轻易地否定“家族控股”的形式。即使资本社会化了,但是要保持私人企业的活力和生命力,最好还是能够保持家族控股。
在中国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应当采取家族控股式的资本社会化的这样一种产权形态。中国的民营企业要想建立现代企业的治理结构,也就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因为资本做大了,出现资本社会化了,你不可能完全事必躬亲,就必须聘请专业人才来代理你去运作这个资本,就产生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就产生了委托代理制。这种委托代理制存在两个问题,第一是所有者对经营者信任问题,第二个是经营者对所有者忠诚问题。我们发现有一些企业做大了,民营企业做大了,就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治理结构,聘请外面的CEO。聘的结果怎样呢?有一次开会,有个老总说,我上了CEO的当,过去看他素质、教育背景和经历都是好的,但是现在发现有一条:不忠诚于老板。他把你的市场、技术诀窍、客户网络拿到手以后,一走了之,使原来企业陷入困境。原因就是在中国做事情,不是按照规则、章程、法定程序处理事情。所以,一个是要解决信任问题,第二个要解决忠诚问题,因此在现阶段这种企业想做大,想变成有限责任公司或者是上市公司,就是要坚持私人控股地位,这样有利于企业稳定发展。
2.民营企业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
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石是公司产权结构上的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我国民营企业的组织形式主要是有限责任公司,部分企业是股份公司,其中有些已成为上市公司。尽管他们有的已成为股份公司甚至已成为上市公司,但与现代公司制度的区别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一体化,这对于规模不大,水平较低的企业来说,是最有效率、成本最低的选择,但是当企业的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外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此种制度便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民营企业要在多变的竞争环境中可持续成长,就应在其治理结构上尝试创新:构建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并在分离基础上达到统一,使企业所有者的财产委托给代理人经营。设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经理人,形成有效的委托—代理关系,构建其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治理结构,发展成为既具备高效的工作能力又具有合理的权力分配和制衡关系的民营企业。
3.实施人力资源战略
民营企业认为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是人才缺乏,尤其是当企业从单一产品生产经营模式向跨行业生产领域转型,实行多元化发展时,就更离不开科技人才(包括技术工人)、管理人才和市场开拓人才了。从企业技术创新角度看,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中小型民营企业,由于财力和人才的短缺,多数只能采用创新模仿的办法参与市场竞争,从而阻碍了民营企业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提升管理水平、扩展经营领域、实现多元化发展的步伐。因此民营企业要想通过持续创新就必须招聘到合格人才,培育人才、留住人才,实施人力资源战略。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4/6/6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 我国民营企业持续发展的思考及对策9(四)......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4/6/6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