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有利于员工更深刻地认识自己的工作。企业里的员工往往都面临着永远应付不过来的工作,因而很少有时间对自己的工作做全面客观地分析。这正像古诗所说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培训恰恰能够提供一个使员工远离日常工作压力的机会,让员工可以跳出来看待工作,有助于员工理解自身在企业中的作用,使其更加认同企业的行为。
3、有助于员工职业生涯的发展。培训不仅给员工以适应变化的能力,还使其更加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便于更好地设计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从而为员工实现自我价值、全面发展提供动力。
二、 企业培训应遵循的原则
企业培训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三方面的内容。所有培训工作都应该遵循基本原则来进行,只有以基本原则为指导开展培训,才能保证培训的方向不偏离组织预定的目标。培训的原则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需要原则
员工培训应根据需要展开。所谓需要,即指企业具体工作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如新设备使用的需要、填补职业岗位空缺的需要、担任企业管理岗位的需要、某些工程技术项目或新产品开发制造的需要、实现企业战略目标超前培养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的需要等。为适应以上种种需要,企业应有计划地开展对员工的培训。
(二)激励原则
在现代企业中,培训应作为一种激励手段。因为越来越多的现代人期望在为企业工作时自身的能力也不断得到提高。如果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能从为其提供的培训与深造中感受到给自身的发展带来的益处,那么,员工则非常乐于参加并支持企业的培训活动,同时,也使企业培训活动富有效率和效益。
(三)差异性原则
员工的个体是有差异的,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必须正视这一点。从普通员工到最高决策者,他们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具备的能力各有侧重。因为他们从事的工作不同,其能力构成比例要求不同,所应达到的工作标准不同,创造的绩效也不同。员工培训工作应充分考虑各自的特点,因人而异、因工作而异、因能力而异。
(四)目标性原则
员工培训应具有目的性。企业应为受训员工设置明确的培训目标,这样,可以提高培训效果。培训的目标设置要合理、适度;培训目标设置得太难或太简单,都容易失去培训的价值。应与员工的具体工作相联系,使受训的员工感受到,培训的目标来自于工作而又高于工作,参加培训是自我提高和发展的高层延续。另外,培训也要有利于促进员工个人的发展,员工在培训中所学习或掌握的知识、能力和技能要以有利于员工自身综合素质提高为目的。
(五)培训效果的反馈与强化原则
企业在进行员工培训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对培训效果的反馈和结果的强化。培训效果的反馈,即在培训后对员工进行培训内容的检验,其作用在于巩固员工学习的技能、及时纠正错误和偏差。反馈的信息越及时、准确,培训的效果就越好。强化则是结合反馈对接受培训人员进行奖励或惩罚。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奖励接受培训并取得绩效的人员;另一方面是为了加强其他员工的培训意识,使培训的效果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三、电力企业培训模式现状分析
(一)电力企业目前普遍采用的培训模式
目前,电力企业普遍采用的培训管理模式为在上级部门(国家电力公司、省电力公司)的计划指导下,各个企业的培训中心根据各自实际,进行各项培训任务的落实与实施,包括现场培训、岗位适应性培训、学历教育以及上级部门下达的各项指令性培训,年终由上级部门按照教育培训工作考评细则进行检查考核。(见下表)
(二)现有模式的优势
计划清楚、目标明确、便于管理、易于操作,是这种培训管理模式的优势所在。在多年的实践中,这样的培训管理模式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三)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家对电力等垄断行业实施改革的不断推进,打破垄断、实行竞争已成必然,每个发供电企业都面临巨大的压力。如何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如何加强管理,增加凝聚力,这些都是企业在竞争中保持不败必须思考的问题,而员工素质则是实现企业目标的基础。在这种形式下,现有培训管理模式的不足愈发彰显出来,主要表现在: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2/5/5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 企业培训研究(二)......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2/5/5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