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科学培训管理模式的主要特点
这套培训管理模式,使培训本身具有很强的自我更新能力,评估成为整个培训电能畅通流转的核心环节;强调培训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并使之保持持续发展的方向;注重对培训信息的管理,强调培训成果的转化,注重培训在实践中的应用,重视培训效果。
(四)科学培训管理模式的实施
笔者所在的大唐国际陡河发电厂推行上述培训管理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厂从了解企业及员工的培训需求入手,进行了专题走访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调查活动。内容包括:急需培训的工种和岗位有哪些;新设备、新技术、新理念、新工艺的推广应用有哪些困难,应如何解决;目前培训工作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改进;员工最需要参加哪些充电培训等。一方面了解培训工作的具体方向,另一方面也让职工对个人的发展有更加全面系统地认识,为帮助职工拟定职业生涯规划奠定了基础。以此为依据,设计出的培训方案更加贴近实际,满足了企业各项工作对人才的需求,也符合员工自身发展的意愿。在计划制定阶段,陡河发电厂严把培训的质量关,强调要保证培训工作的真实性,要求培训内容要写明设备、系统的具体名称,要有一定的技术含量,要注意培训的方式、方法,选择合适的技术指导人,这样做直接有利于对培训计划落实程度的可行性检验。再加上培训计划和《年度教育培训考核细则》、奖惩规定一起落实到各部室和各责任单位,做到“承包到户,分工负责,归口管理”,从而保证纵向和横向全面启动教育培训体系有机运作,为培训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培训过程中,该厂强化管理,将培训任务与生产任务同时布置、同时落实、同时检查、同时考核。在培训方式方法上,陡河发电厂力求不断创新,一方面深挖企业内部培训潜力,充分利用现有的培训资源,举办各种培训讲座;另一方面,积极与专业培训机构联系,组织职工参加专业化的技能培训。2004年,共有200余名运行职工赴外地参加了仿真机模拟操作培训,为企业实现机组集控全能值班做好了人员技术方面的准备。此外,该厂还组织100多名检修技术能手参加项目经理培训,为企业培养了更全面的技术人才,对带动检修队伍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以竞赛形式出现的各专业技术比武大赛,也成为企业培训工作的一个亮点,对促进职工参与培训、自觉学习、不断提高技术水平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按照厂里的统一部署,陡河发电厂各单位都制定了《教育培训考核细则》,专人负责对培训计划落实情况进行贯穿始终的培训评估,保证了整个培训过程PDCA的闭环管理。一系列的举措,促进了员工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既解决了工学矛盾,又激发了员工自学的积极性,降低了培训成本。培训,不仅为企业人才库提供了不竭源泉,又在企业中逐渐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打造出鲜明的企业文化。
五、电力企业培训创新势在必行
电力企业面对国家各项改革措施的陆续出台及企业制度的创新,生产经营等各项工作都面对前所未有的新环境。作为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工作,企业培训必须适应改革发展的新形势,适时调整创新,以满足不断变化的新需求。
(一)培训理念的创新
著名的摩托罗拉公司向全体雇员提供每年至少40小时的培训,这在美国已属较高的培训水准,但公司仍然在不断加大对员工培训的投入,重视员工培训给摩托罗拉公司带来了好处。调查表明:摩托罗拉公司每1美元培训费可以在3年以内实现40美元的生产效益。摩托罗拉公司认为,素质良好的公司雇员们已通过技术革新和节约操作为公司创造了40亿美元的财富。在澳斯汀新建的MOS--Ⅱ芯片厂是世界上少数几家最精密的芯片制造厂,其电路的精密程度是头发直径的1/200,这样一家工厂一般要经过3-4年的准备才能开发产品,而摩托罗拉的准备期只用了18个月。(注3)摩托罗拉公司的巨额培训收益说明了培训投资对企业的重要性。类似的例证,在各大成功的知名企业中数不胜数。由此可见,常年盘踞在部分企业管理者头脑中的“培训浪费人力物力财力”的陈旧观念,必须颠覆;个别企业培训投资严重不足,甚至没有专门培训机构和专业培训人员的现状,必须改变。常言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只有深刻认识培训的意义和作用,加大培训投入,真正重视起这项工作,才能收获到培训带来的可观效益。
关于培训,我们应该树立这样的全新认识:
1、培训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培训不是在消极地约束人的行为,而是在积极地引导人的行为。培训的目的在于改善成员行为,增进其绩效,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企业可以通过培训增加员工的人力价值,增强员工的职业能力,帮助员工迈进更高的职业发展阶段。
2、培训是一项高回报的人力资本投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舒尔茨提出:有技能的人的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为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本的投资效益大于物力资本的投资效益;培训投资是企业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注4)美国权威机构监测,培训的投资回报率一般在33%左右。(注5)许多高科技公司虽没有巨额的物质财富,但拥有具有先进科技开发能力、娴熟管理技巧的员工。这是公司赖以生存发展的最宝贵的资源。企业的培训活动,在增加受训者人力价值的同时,也使企业所拥有的人力资本得以增加。在未来的企业竞争中,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包括员工培训投资,这种投资所产生的潜力是巨大的。
3、培训是一项长期性的工程。古语道,“十年树木,百年育人”。培训作为企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是一项长期性的工程,绝非一蹴而就。要搞好培训,真正收到实效,就要求我们既要脚踏实地,又要高瞻远瞩。对于培训短期效应与长期效应的关系、显性效应与隐性效应的关系、所创造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都要有正确全面的认识。企业的培训工作,既要针对员工素质、工种变化、新技术发展等实际情况,按需施教,为企业提供急需的人才;又要以战略的眼光,从本质抓起,扎扎实实、持之以恒地做好基础工作,从根本上培养训练职工提高素养、掌握技能。也只有这样,企业培训工作才能越做越好,逐步开拓出一条“培训、创效”双赢发展的道路。 要在员工培训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需要培训工作者有正确的管理理念。如哈佛的人才培训观认为,人才的培训是出于公司的需要,然而如何培训,却不能仅仅靠管理者的意愿,更重要的是培育企业界所需要的人才。(注6)
(二) 企业培训方式的创新
目前,大多数电力企业采取的是老师讲课、课后考试的培训模式。这种传统的培训方式几十年不变,根本无法吸引员工参与技术学习的兴趣,也无法塑造员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训方式的老化,导致参加培训的职工对培训缺乏兴趣,这成为培训较难取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职工培训方式的创新上,要善于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敢于引进、吸收和采纳世界上一切成功的经营管理模式。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改变过去只重视课堂教学和教师传授的模式,注重师生智能互补、学员潜能的发挥和经验的提炼与升华。
2、要在充分发挥企业现有培训资源的基础上,开辟多种渠道,提高企业职工培训工作的质量。
3、要改变陈旧的培训手段,实现教育设施的现代化。
从国外到国内,许多知名企业的成功培训经验都为我们提供了培训方式的新思路:德国西门子公司实施“S1-S5五层次培训”,将管理人员和领导干部按职位分为5个层次。公司根据企业不同职位的要求,对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实施不同内容的培训,把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提高到重要地位;国内的海尔公司专门筹资建立用于内部员工培训的基地——海尔大学,并与国际知名的教育管理机构合作,举办系统的综合素质培训及国际学术交流,办成一座名副其实的海尔国际化人才培训基地;笔者所在的陡河发电厂,也结合企业实际,积极引入“远程网络教学”、“金智能网络考试管理系统”、“计算机动画演示讲课” 等新的授课手段,并辅之以“模拟机仿真操作”、“培训基地实际演练”等,使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
总之,企业培训的方式方法不一而足,关键是要开拓思维,切合实际,走出一条适应本企业需要、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培训道路。
(三)企业培训考核的创新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4/5/5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 企业培训研究(四)......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4/5/5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