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以消费者为中心来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良好的客户关系可以强化品牌与消费者的关系,企业应当在以消费者为中心,使顾客满意的经营哲学指导下,将产品营销与整体沟通策略应用于实践。企业应以市场为向导,以科技为手段来适应要求的变化,如建立信息反馈系统,不断搜集了解消费者需求和偏好的变化,以及对品牌的意见,以便引导消费,不断开拓新产品,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最大程度满足消费者,以使自己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品牌维护是指品牌经营者在具体的品牌运营中采取的一系列维护品牌形象,维护品牌市场地位的活动品牌维护的主要内容:用法律手段维护品牌商标、产品、包装,由于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会有部分不法企业采用各种手段侵害其它企业的利益,以谋求暴利,为了保护自身企业十分珍贵的品牌资产必须勇于善于利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正当的权利。维护品牌的形象:高质量是品牌的灵魂,品牌质量要有独特的品牌质量形象,要随时掌握消费者对质量要求的变化趋势;要维护品牌形象,需要多听消费者的意见以利改进。倾听专家的意见,以便突破。维护品牌个性特征,特别是独创性:品牌的独立个性是指品牌占有权和排他性以及使用权的自主性和转让权的合理性。维护消费者需求和变化的平衡:市场关系影响着品牌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所以维护品牌就要维护在形成品牌过程中与消费者形成的关系,与竞争者的关系与传媒的关系,维护的根本点是品牌发展要以市场为中心,品牌魅力来源于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所以品牌要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并能维持需求和变化的平衡发展协调关系。
(五)培育有特色的品牌文化
品牌只要有了一定的品牌文化,才可能全面的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品牌文化就是产品在实际使用价值之外给予消费者的一种印象、感觉和附加价值,比如归属感、身份感、荣耀感等。它实际上和企业文化同源异形,比如碳与石墨、铁与钢的关系。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共同价值观基础上形成的所有的思维模式、产品模式和行为模式的总和,主要反映在企业精神、理念、内部规章制度和相对一致的行为方式上,是向内的,而品牌文化则是向外的,是企业文化通过产品销售、公关事件、广告宣传、公司人物等传达给企业外部的一种映射文化。在建设品牌文化之前,首先要搞清楚企业品牌所存在的根本意义在于什么?它和消费者、政府、竞争者等其他市场主体间构成什么样的关系?它主张一个什么样的法人价值观(品牌主张)、产品研发观、产品观、市场观和服务观等等?其中,法人(品牌)价值观犹如个人的世界观一样,被企业称之为企业精神,是品牌文化建设的核心内涵,其他理念则由它而延展开来。通常的,为便于在企业内外推广企业往往以一句精练的语言表达出来并展现给世人。因为品牌文化是一种外化的企业文化,所以欲求发展和长生的品牌在法人价值观的设计上最终要使最重要的外部主体——顾客受益,因此就必须考虑那些顾客能看得到的并依此评估其价值观的特征:效率、乐趣、卓越、美、地位、道德、尊严和精神面貌,并像以上提到的那些品牌一样运用“比喻”、“象征”的手法予以提炼。内部认同是企业品牌文化建设的基本支持面。前面讲过,品牌文化实际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其文化的根基同一于企业文化,是企业的品牌价值观。从价值观到行为、从行为到结果、从结果应征价值观,这之间缺少不得一个让价值观被企业内部认同并运用于实践的过程。首先是建立、健全企业的规章制度;其次,企业要组织多种形式的培训和活动将品牌价值观以及规章制度推介并渗透到员工内部;第三,就是寻找或树立企业内的英雄,努力使文字的制度转化为鲜活的人物,从而更好的诠释企业价值观的主张和规章制度的规范、约束。
综上所述,面对WTO后世界市场与中国市场新的机遇与挑战,品牌需要战略而品牌战略的根本在累积品牌资产,让品牌形象达到目标消费者的心智并使消费形成忠诚,牢牢把握企业品牌的核心价值,大力开展自主创新,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借签国际“名牌”的品牌运营策略,建立有中国特色企业品牌战略,不断完善中国的社会经济环境,结合国内的市场特点和自身的发展状况,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品牌战略发展之路,面对新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企业面对外来的竞争应该能够生存、发展、壮大,将民族品牌推广到世界,实现中国经济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的国际市场战略,提高中国品牌的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让中国品牌真正走向世界。
引文注释:
(注1)唐世定:《创新品牌之路》,渐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版,第14页。
参考文献:
1.艾丽丝、泰伯特:《凯洛格品牌论》,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版。
2.唐世定:《创新品牌之路》,渐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版。
3.凯文•莱恩•凯勒:《品牌战略管理》,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
4.余明阳、杨若干:《品牌学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年11月第1版。
5.邓德隆:《2小时品牌素养》,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
6.路长全:《品牌4S战略—高效构建强势品牌》,中国科技文化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
7.顾环宇:《品牌的中国》,中国商务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
8.李光斗:《品牌战》,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
9.马特•黑格:《品牌的成长》,九州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4/4/4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