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制定企业人力资源计划和长期的人力资源规划,以满足企业长期和短期经营发展的需要,给员工创造学习和发展机会,加强对人力资源开发培训工作的管理,提高培训的实效,建立公平的绩效考评体系,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公正公开的绩效考评标准,合理公正的评价工作业绩,建立有效的奖酬制度和激励制度。以往,民营企业主要是采用物质激励的方式,而忽视了精神激励的价值。但企业的长远发展离不开对员工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交互作用。民营企业要以薪酬和福利等物质激励手段为基础,在精神激励方面进行不断创新。例如,在企业中,破除家族式统治和家长式管理,尊重和相信员工,采用授权与民主参与激励方式来增强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采用成长激励方式,注重员工自我价值的实现,稳定员工的基础队伍,提倡合作与交流的团队精神,让员工有归属感;采用情感激励方式,使情、理、法、权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尊重员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规范企业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民营企业发展和进步的方向,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企业组织形式和产权制度,它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产权结构多元化,资本所有者与管理者分离,企业有独立地位,拥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企业的组织是多单位、多元企业,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多层次的综合结构;企业是市场主体,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同时造福社会、科学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形式是公司制,我国民营企业可依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公司制,即:建立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形式。民营企业只有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才能彻底摆脱家族制的管理,使民营企业建立起科学的管理制度和合理的决策机制,能够形成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有利于解决民营企业家族管理的弊端,促进民营企业合理有序发展。
民营企业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完善和严格内部经营管理,加强技术开发、质量管理以及营销、财务和信息工作,提高决策水平、企业素质和经济效益。同时,在经济增长方式上要实现五个转变:一是实现向科技开发型转变。民营企业要特别注重高科技产品的开发,建立专门的科技开发队伍,增加对科技开发的投入,加速新产品开发和老产品的更新换代,树立产品的品牌意识。二是实现向资本经营的转变。民营企业要抓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机遇,推进业主制向股份制方向发展,实现资本股份化,形成企业法人财产权制度,确保所有者权益和资产的独立运营。三是实现向科学化管理的转变。民营企业要建立完整的市场、信息、技术、政策的跟踪、分析和决策程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四是实现向国际化经营的转变。积极发展与外商的合资合作经营,通过引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提高企业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能力。五是实现向依法经营的转变。民营企业要增强法制观念,自觉做到学法、懂法、守法,依法规范企业的经营和行为,运用法律手段维护企业自身的权益。同时,要淡化企业管理家庭化色彩,通过实行委托代理制,形成对经营管理者既有激励又有约束的内部制衡机制,使民营企业朝着现代企业的方向发展。
(五)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塑造积极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就等于企业有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民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经济中成为一棵常青树,就必须紧跟时代脉搏,构建起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创建属于自己的具有本企业特点的企业文化,已经是当今有一定规模的中国民营企业不能不面对的和逾越的重大课题,民营企业培育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必须有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只有进行富有成效的工作,经过艰苦的、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取得理想的结果。一个具体的企业文化构成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要有一般理论,也就是对所有的企业文化都适用的理论;二是体现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因素;三是企业文化必须是自身实践的总结。首先,要在寻找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依据上确立好自己的使命、追求、愿景,构架核心价值体系;其次,企业应该在完成对未来发展战略性的系统思考的基础上,进一步描述未来战略发展轨迹,确立核心竞争力,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文化依据和内在动因。我们熟悉的松下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先生是佛教信徒,他把宗教思想贯穿于企业经营之中,使企业获得了极大成功。修佛的思想被用到企业管理的各个角落,而企业精神则是:当你受到伤害时,你要感激他,因为那是磨练你的心志;你要感激欺骗你的人,那是增加你的见识;你要感激遗弃你的人,那是教导你应自立;你要感激绊倒你的人;那是在强化你的能力;你要感激斥责你的人,那是增长你的智慧。中国民营企业本身就是中国经济的创新的产物,一个企业要想在强手如林的竞争时代,保持持续、健康的发展态势,取决于企业是否建立有创新文化,具有与对手相抗衡的实力。每一个民营企业都必须创建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彰显个性,才能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六)排除准入歧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的市场准入范围不断扩大。然而,相对于民营经济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来说,这种范围的扩大还远远不够。二十多年来,民营经济取得长足发展的领域主要局限于初级服务业、流通领域和一般制造业,而其他领域则主要为国有经济所垄断。行政性垄断的普遍存在,使我国经济实际上被分割为两个相对隔绝的不同部分,经济运行中同时存在着市场机制与行政机制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在以国有经济为代表的基础产业和公用事业等领域,行政性资源配置方式依然居重要地位,并且通过行政性垄断阻隔、制约着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发挥其基础性作用,提高了整个经济的运行成本。打破行政性垄断,放开民营经济的市场准入,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拓展民营经济的发展空间,而且有利于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很多民营企业提出,既然外资都将允许进入的保险、银行、电讯等行业,就应该首先向国内的投资者开放。要允许民间投资在更广泛的领域以独资、合作、合资、参股、特许经营等方式进入,扩大民间投资领域,激发民间投资热情。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民间投资天然具有自负盈亏的性质,对民营企业进入哪个市场、投资什么项目,政府可以进行政策引导,但除对社会、环境等有影响的部分外,政府应简化手续,减少审批,制止乱摊派、乱收费,破除地区分割、行业壁垒,放宽技术入股比例,在税收、土地使用、企业开办、进出口等方面取消不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限制。
(七)广开融资渠道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6/7/7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 我国民营企业持续发展的思考及对策4(六)......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6/7/7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