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权关系不够明晰
1、民营企业与外界产权关系模糊。(1)求安全抢戴“红帽子”。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由于对于国家政策存有较大疑虑,担心财产安全缺乏保障,同时为了避税、方便信贷,私营企业主将企业“挂靠”在某一单位如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科研机构等,以公有制企业的名义出现,即所谓的戴“红帽子”。据权威部门测算,乡、村、街道一级企业中,约70%曾属于此类戴“红帽子”的私营企业。这就导致民营企业现实所有与法律归属上的不符。随着改革的深入和民营经济政治保障、法律地位、国民待遇等问题的逐步解决,政府已着手甄别企业经济性质,让企业摘下“红帽子”,但由于利益问题一些企业尚未摘掉“帽子”。如2004年石狮市内资企业中挂靠集体企业尚有1400多家企业(包括分支机构)还没有摘掉“帽子”,占其总数的83%。(2)图实惠争戴“洋帽子”。改革开放初期,国家为了鼓励外商投资,在税收、土地等政策上给予外商“超国民待遇”。一些内资企业为享受外资待遇,寻求外商合作,让大部分的外商无须投资就占有公司的股份,即所谓的戴“洋帽子”。这在实际上使民营企业主的财产所有权受损害。产权具有独立性与排他性的特点,这种模糊不清的产权关系必定引起双方的产权纠纷。
2、民营企业内部产权关系模糊。(1)民营企业个人财产和企业财产不分。许多民营企业是以家庭为单位建立发展起来的,在中国现有的300多万家民营企业中,家族企业占了80% 以上。而在企业壮大之后,并没有按照现代企业科学管理的要求,进行企业制度的改造,企业的产权与业主的个人产权混在一起,由此形成了“创业者就是企业,企业就是创业者”的所有权模式,没有形成现代企业所具备的独立和完备的产权制度,使企业的发展深受个人和家族的制约而无法独立存在,企业的永续性和整体性也无法得到保证。(2)民营企业家族成员自然人之间产权界定模糊。在家庭企业内部,各成员之间的产权界定不清,家族企业内部并没有将股权终极化,即终极到自然人,量化到个人。在企业发展初期家庭或家族成员之间靠血缘关系或亲情团结一致,共同度过创业初期的难关,相互之间的利益磨擦少。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财富的积累,家庭成员间的利益冲突必然会加大,迟早会提出在各个成员之间重新界定产权的要求,这是“经济人”的本能。如成员之间无法对产权的界定达成一致,往往会上诉法院,最终导致由于“分家而分企业”或“树倒猢狲散”的结局,影响民营企业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二)家族式经营管理严重
1、决策缺乏科学性。这主要表现为一些企业主决策随意性强,缺乏民主决策的机制,缺乏来自内、外有效的监控和制约,决策受情绪和亲属的影响较大,决策的盲目性和风险性很大。企业投资决策的正确与否对一个企业来讲是至关重要的,它决定着企业的兴衰。严格地说一个企业要进行投资行为时,首先要对投资风险有一定的预测与防范,经过充分的市场调查做出理性的决定,这样投资不仅对资金的运作与市场占有具有先前的预见性,而且,更重要的是对经济变化的大趋势有一个宏观的认知,从而使企业能够稳定发展。但一些民营企业投资行为缺乏长远的规划,短期行为较严重,见什么行业当前能够盈利就投资于哪个行业,今天生产这类产品能够赚钱就生产该类产品,明天有可能转向其它。这种非理性的投资,灵活性、多变性、盲目的跟风现象是造成企业财务困难,走向没落的一个重要原因。
2、企业产权封闭。就大多数民营企业而言,现阶段基本上是采取单一的产权结构,即企业的产权基本上归某一个人或某个家庭所有。与此相联系往往是把个人财产所有权和企业资产所有权混为一谈,不作严格的区分,从而使得企业始终无法摆脱个人和家庭而独立存在,企业的发展受到个人和家族的严重制约。产权结构一元化,往往导致把产权关系和血缘关系融为一体,既不能形成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经营者的决策过程缺乏必不可少的约束,又切断了人力资本和货币资本的结合,往往造成会管企业的人没有产权,有产权的人不会管企业,当其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严重的对立。这种家企不分的产权闭塞,其最为严重的后果是企业主更注重企业的控制而不是企业的发展,即使企业面临困境甚至破产也不愿接受外部产权的介入,这也会造成企业主只注重眼前利益,缺乏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3、家族式管理难以吸纳和留住高层次人才。企业的运作需要多方面的人才,并且人才的素质高低、结构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潜力。家企不分的产权闭塞,必然造成业主管理具有很强的垄断性,外部各种优秀人才难以进入企业管理岗位,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往往是以自己的亲属为主,大多是用人唯亲而非用人唯贤,关键岗位只用 “自己人” ,即使有引入的高级人才,在企业中升迁的机会也很少,自己的才华也难以真正施展,久而久之远走高飞成为必然。这种人才难进、难尽其才的用人之道严重阻碍了企业的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增加了企业被市场淘汰的风险。市场经验证明,一个现代企业必须拥有高级的战略人才、技术人才、营销人才和各种管理人才,并不断地在企业内得到培养、提高,而一个家族不可能同时具备各种人才也并不可能成为一个各种人才的培养之地。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3/7/7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 我国民营企业持续发展的思考及对策4(三)......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3/7/7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