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事业是一曲爱心赞歌,是需要付出心血的。对学生的教育往往不会如此顺利,因为中学生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尚未成熟,就像是一块尚在进行雕磨的玉。老师作为学生思想上重要的启蒙人,如果用爱心去关心他们,用爱心去帮助他们,会使他们成为一块名副其实的美玉。俗话说:“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要让学生心悦城服地接受教育,必须下番功夫。做教师的平时和学生多沟通,从儿童心理学入手,深入到学生中去,事事注意,时时留心,细致观察每一个学生,跟他们一一谈心,了解他们的爱好、困难、忧愁、喜悦等,做他们的大朋友。对防御心理强的对老师有畏惧感的学生平时对他的点滴进步多表扬和鼓励,使他树立自信心,让周围同学多跟他相处,培养他和同学之间的亲和感。“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要因人、因事、因地而异,灵活改变教育方法。还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抬起头来走路,不轻视“差生”,对学生一视同仁,把爱的阳光撒向每个学生的心田,丹心一片,和学生心心相印。
作为班主任要将爱心融于点滴小事中,由于本人所带班有个特点,借读生人数相当多,全班六十七人中,在籍生39人,借读生28人,借读生占全班人数的42%。借读生由于进校分低,往往自觉得低人一等,害怕老师会另眼相看,有同学说在籍生是“亲生的”,而自己是“抱养的”。一旦他们长期得不到重视与关心,加上成绩不理想,很容易演变成“破罐子破摔”心态。这对整个班集体的健康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因此,作为班主任老师,不能厚此薄彼,应一视同仁。
首先班主任老师有意识地在班级管理中淡化“有籍”与“无籍”,强调我们是六十七人组成的大家庭。其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奖惩”分明,一视同仁。第三,更多地留意借读生中成绩不够理想者的动向,防微杜渐。
我曾经笑谈,班上学生较多,如果每天找一个学生谈话,全班同学要两个多月才能轮到一次。因此一方面鼓励学生主动与班主任交流,另一方面坚持“一天一谈”(每天抽二十分钟时间找一名同学谈话。)这种谈话是平等的交流,班主任以朋友,师长的身份,以帮助学生困难的角度来谈话,效果不错。学生谈完后觉得老师正在关心我,关注我,从而信心大增,积极性增强。此举比多补几节课,多训几次话要成功得多。
例如班上一名女生,一直在学习上漫不经心,对班级活动不闻不问,在“一日一谈”中她说出了心里话:她初中就读于省重点中学,成绩相当好,作为保送生(优录二十分)推荐进入该校高中;但中考中“马失前蹄”成绩大幅下降,以至保送生最低线都未达到,于是心灰意冷,觉得无颜见人高一时便到郊县借读,在哪里未能很快适应,学习更是觉得无回天之力了。不得已高二回来借读,对自己也没有多大信心了。我听完后与她长谈了一个多小时,讲到了人生道路上对待挫折的态度;讲到了如何走出心理阴影区;讲到了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讲到了她父母为她付出的努力和辛苦。她听着流下了眼泪。这一谈对她触动很大,好像变了一个人,学习上开始用功了,个性也变得开朗起来,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提高,老师和同学们赞许的眼光中她又成为一名自信活泼的女孩。
通过“一日一谈”,作为班主任的我也尝到很多甜头,总结出了一点规律:考前找那些学习成绩起伏较大同学谈,提醒他们早作准备,精心备考,增强自信。考后找有进步的同学谈,及时肯定他们,使之一鼓作气。更要找退步的同学谈,及时分析失误,亡羊补牢,防止气馁。
同学们和我的关系都不错,朋友式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亲其师才信其道”这句古话我有了更深层的理解。
另外爱的教育应建立在民主、平等、友善的基础上,以说理疏导,循循善诱的方法,促使学生学业的进步和思想品德的提高,教师决不能以为学生是孩子而以“大人”、“长者”自居,动辄以简单、粗暴的态度和压的方法来对待学生,从而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和对立。
作为教师,不体罚、不训斥学生是平等、民主的最基本原则,实质上,师生民主、平等的关系还应是教师善于虚心向学生学习,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在发生问题时,师生之间要善于民主讨论,服从真理,倡导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风尚。所以我常对学生讲布鲁诺的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二)善用管理艺术规范人
俗语云:“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又云:“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这都说明凡事总得有个规矩,有个可因循的总方向。在学校这个社会团体中,为了保证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仅有爱是不够的,每一个享受教育权的自由学生都要受着校纪班规的制约。一味的爱和一味的宽容可能会结出事与愿违的苦果,爱应当与适当的教育结合起来,教育学生向好的方面发展,这才是老师在教育中追求的真谛!
例如:中学生守则里明文规定:“不迟到,不早退”。因为迟到者会给自己带来懒散的坏习惯,同时也给他人带来干扰,心将打断正在进行着的教学活动,应该受到批评。但迟到现象毕竟不是大错,因为一所学校少则几百人,多则几千人,“迟到”是个普通现象。作为教师在处理这个问题时应该讲究方式方法,恰当的处理,否则不仅不能让学生受到教育,同时会使师生关系恶化,得不到任何教育效果。例一:舜耕山城某校高一学生因拉肚子而迟到。年轻的男教师不准她进教室。冬天的室外很冷,从小娇养长大的独生女,没有受过这等委曲,便哭着回家了。其父一听很生气,便亲自送女儿到校,猛地把教室门打开,对女儿说:“进去!我看谁不准你进!”这位教师很难堪。岂止难堪!丧失了个人威信不说,却使学生在潜意识里增长了野性,不尊重老师,纪律法制意识削弱。例二:我校高一的一位学生迟到了,气喘吁吁地来到教室门口。随着一声“报告!”老师转过身来,迫不得已停下来正进行着的导入公式教学,心里很生气。但当他看到满头大汗、尚在喘息不止的迟到学生时,脱口而出的是表扬而不是批评:“虽然你迟到了,但表现不错,你的满头大汗说明你在努力使错误程度降到最低,我相信你以后会争取做到不迟到,请速到座位上去。”这位同学以感激和愉快的心情上完了这一课。我想,他今后将不会迟到,他也将会努力去把可能出现的失误或错误争取有所弥补或争取把不利程度降到最低,而不会消极地随他去吧,让错误一错再错。同时,其他同学也借鉴到了:“对已出现的错误要努力使其程度降到最低。”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2/6/6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 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提高班级管理水平(二)......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2/6/6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