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班主任在校搞好班级管理及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与学生保持一种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应该重视班级任课老师间的团结,创建良好的教师人际关系,应自觉维护任课老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应主动经常地与任课老师沟通,了解班级学生的情况,也应尽量邀请任课老师参加班级的一些活动如班团活动、文艺晚会、总结会等,取得他们的配合和指导,形成教育的“合力”。
就目前我校班级中人际关系结构在我来看大致有这样三类情况,(一)游离型:这种结构是松散的教师群体,各学科教师,既不关心班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也不关心其他学科的教学状况,以为只要自己的学科教得好就算功德圆满,教师之间“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甚至有个别老师有意无意地抬高自己,贬低他人。(二)相容型:虽然各任课老师之间的教学个性存在差异,有的幽默,有的严谨,有的严厉,有的温和,但教师之间能相互包容。这种结构有排斥的一面,比如严格者认为不应对学生过于宽容,而温和者却认为不应对学生过“狠”,也有互补一面,可以使学生领略到不同的教学风格,在大体上他们相处比较融洽,能共同一致努力教好一个班级。(三)整合型:在这种班级教师人际结构里,大家对教育方针有一致的理解,对教育教学的原则、方法有统一的认识,他们有共同的学生观,有较好的师德修养,甚至志趣、爱好、作风也较投合,为了教好一个班级的学生,每个人都能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使之符合共同的教育教学目标,每个人都善于团结他人,为集体作出贡献,一班人形成了一个整体的教育力量。
就三种类型的教师人际结构,当然以整容型为最佳,我校这样的班集体很少,多数为相容型,游离型的情况仍存在。为构建良好的整合型师生关系,首先要求教师要尊重信任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能打骂和污辱学生,不能用语言和行为挫伤他们的自尊心,要唤起他们成功的欲望,要真心实意地相信学生能学好功课,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成功的。特别是对那些暂时落后的学生,更要尊重和信任他们,教师对学生的爱和信任会成为一种无形的动力,督促他们大幅度的进步。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发扬民主,善于发现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的艺术》一书中说:“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在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记了:上课是儿童和教师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间的相互关系来决定的。”(4)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可以激发双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而这种和谐的课堂氛围,首先表现为师生以诚相见,情感交融,在课堂上听不到呵斥声和叹息声,看不到苦恼和僵持的局面,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教学民主,善于发现学生的积极因素,善于处理一些偶发事件,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使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处于和谐的状态。课堂生活其实就是师生间的心的沟通,情的交流,不到心心相映和程度,是教不好学生的。同样,学生也要尊重和信赖老师。老师也特别希望得到学生的尊重,希望学生能认真听课,能认真完成布置的作业。老师辛勤的劳动也需要得到情感的报偿。当他站在讲台上看到全班同学都在聚精会神的听课时,老师会有一种成功感,有一种幸福感,愉快的情绪会激发他的聪明才智,思路会更加清晰,教态会更加自然,效果会出乎意料。然而,当教师看到台下的同学有在打瞌睡、看小说、相互说话时,他会感到自己的劳动受到了愚弄,情绪会变得烦躁、低沉,备好的课会被打乱,课堂气氛会显得很不和谐。所以在课堂上,学生也要出自内心的尊重和信赖老师,要尊重老师的辛勤劳动,要相信老师能够教好自己。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形成和谐的课堂气氛的基础。
一句话,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建立自强的起点。
四、实行“三为一体”教育是创建优秀班集体的有力保障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5/6/6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 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提高班级管理水平(五)......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5/6/6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