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见到与此相对立的情景:在书声朗朗的教室门口,会偶尔有一两位学生因迟到而沮丧地站立于教室门口,大概是老师对他们的“报告”听而不闻。无声意味着拒绝进入,有的被呵斥一通后仍不准进入,甚至有的同学迟到的时间很短,也只得被罚站一堂课。这样处理问题的老师,根本就没有理会他是否为争取不迟到做过努力,因为大凡迟到的学生是不敢从容不迫的,这起码的纪律学生是清楚的。这样处理产生的效应是他下次宁可撒谎,甚至旷课,也不会跑着来上学了。对他今后处事的影响只能是消极地对待错误,甚至小错酿大错。他宁可撒谎请假甚至逃学也不来遭这样的惩罚。
本人认为,在处理师生关系时,教师应该也必须对学生严格要求,因为严格要求也是爱生的一种具体表现。但教师应该“严”而有“度”,善用管理艺术对学生进行教育。只有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前提下,对学生严格要求才是真正负责任的教师。正如马卡连柯所认为的教师应该“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同时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他。”严格要求是尊重学生的具体表现,一个对学生的品行不闻不问,放任自流的教师,只能是一个不负责任的教师,是对学生的毒害,绝不会是对学生的真正的“爱”。
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中,强调“师道尊严”和“尊师重道”,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社会的伦理纲常制度。“尊师”的目的是为了“重道”,教师作为封建社会的代言人为了维护“道统”,对学生总是严加管理,并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被社会和家长所认同的惩治学生的办法和制度。这是封建社会不平等的社会关系在师生关系中的具体体现。这种严格得几近“严酷”的师生关系,在今天的学校教育中还有非常深刻的影响。主张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待学生应以“严”字当头的观点,就是这种“严格主义”的思想在现实中的反映。孙喜亭教授认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处在“权威”的地位,所以,“他教的内容学生必须学会,他提的要求,学生必须做到,他发的指令,学生必须服从……”(3)这可看作是“严格主义”的代表性观点。
孙喜亭教授也承认:当前,在教育活动中,不尊重学生独立人格,蔑视学生主体的事实并不罕见,在教学活动中要求不当的情况经常发生。但孙教授认为,这些现象的发生只是由于“教师要求不当之过”,言外之意是说比起那些“对学生不负责、不闻不问、放纵不管、不要求、任其自流”的教师来要好得多,是教师负责任的表现。这种观点在社会上也有着非常广泛的市场,大多数家长对教师过分的严格表示理解和支持,认为这都是为了孩子好。有许多家长和教师坚信“严师出高徒”的古训,所以即使教师有时做得过头一些也是可以谅解的。只有对那些道德败坏、手段恶劣,严重摧残和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教师,人们才会气愤地加以谴责。
本人认为,“严师出高徒”是传统的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在现实中的反映,是造成学校中师生关系诸多矛盾冲突的根源所在。事实上严师未必就能出高徒。我们承认,有少部分孩子的成才,可能与教师和家长的严格“管教”有关,但这只是在牺牲人的个性和牺牲大多数学生利益的前提下所换取的局部的成功,其成功率是很低的,而代价却是很高的。
本人在担任高二(2)班班主任时,便坦诚地要同学们谈谈“理想的班主任应该是怎样的”,结果同学们一致认为“理想的班主任应该既是老师,更是朋友。”于是,我让同学们自己选班干部,自己定班规,民主商议班级的一切大小事务。由于本人充分尊重同学们的人格,使我一开始就和同学们相处的很好。可是,有一次因为几个值日生没做值日,而被学生会扣了分,我很恼火,就在班上点名狠狠批评了这几个同学。于是,同学们又一下子疏远了我。学习委员王彬以写信的方式向我指出了错误:“你说师生之间是朋友,朋友偶尔做错了事,难道就可以这样骂吗?你做错了事,校长能这样骂你吗?学生能这样骂你吗?”当时,我很震惊,深刻地反省了自己,思想上仍然没有真正尊重学生,没有平等地对待他们。于是,我在班上作了检讨,同学们热烈鼓掌。放学时,我收到了几封信,同学们在信中表示了对我的谅解和友好,其中吴珊虹同学这样写道:“我佩服您勇于承认错误的虚心态度。同学们更加喜欢您了,您是我们真正的朋友。”从那以后,我和同学们的关系更融洽了。
作为一名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应努力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班集体氛围,从而提高管理水平。
(三)言教与身教的关系
教育既有言传,也有身教。身教是指教师以实际行动做学生的榜样,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确,教师的一言一行,如教师上班是否准时、做事是否尽职尽责等,都对学生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种教育力量是巨大的,"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学生的眼睛是"录像机",耳朵是"录音机",脑子是"电子计算机",录下来的信号装在"电子计算机"里,然后指导他们的行动。因此,教师一定要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成为学生的表率。此外,教师还要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知识,扎实自己教书育人的基本功,博学多才,让学生认可你,觉得你行,这样学生就会服你、敬你,进而听你的。这对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融洽师生关系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3/6/6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 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提高班级管理水平(三)......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3/6/6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