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古到今决策失误比比皆是,尤其是在社会背景错综复杂、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它决定了一个企业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如何正确决策成为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对个人决策和群体决策的简单讨论,就群体决策失误进行分析,并相应提出了如何才能改善群体决策:决策时要注意群体信息是群体决策正确与否的基础;决策的监督问责机制是决策正确执行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个人决策、群体决策、群体信息、决策监督、决策问责
【正文】:
据相关资料,八•五期间全国共引进彩电生产线160 多条,生产能力达到2000多万台,而市场容量只有1000万台左右,有一半以上的企业开工不足。另据报道:全国汽车生产线目前的开工率只有58% ;棉纺生产线闲置1/3 ,相等于120 -150 亿元的的投资未发挥作用;铝材生产厂230 多家,设备利用率只有20% ;全国易拉罐年需求量50亿只左右,而各地耗费巨额外汇引进的易拉罐生产线年产量高达100 亿只;自行车因盲目合资而陷入困境,全国75家骨干常有一半亏损。同样,.作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河南中州铝厂,不顾市场需求变化,在后续工程既无国家立项、又无可性研究的情况下,盲目铺摊子、上规模。结果自投资以来,年年亏损。至1997年累计亏损就达3.5 亿元,负债35亿元,负债率高达148%。类似于这样决策失误的例子,比比皆是。
而近日,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近日披露,原国家电力公司领导班子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在审计署抽查该公司的投资、借款、担保、大额采购和重大股权变动等6818个项目中,有损失或潜在损失的项目631个,金额达78.4亿元,而其中因个别领导人违反决策程序或擅自决策造成损失或潜在损失有32.8亿元,占42%。
如此触目惊心的数据让我们深刻的认识到正确决策是如此的重要,它不仅关系到一个企业的成败,更是一个国家兴衰的关键。决策失误的教训是如此得惨痛,但是人们总是义无反顾重复着相同的失误,根本没有很好的吸取以往经验教训,这让我们感觉到无论是个人决策也好,群体决策也罢,正确决策对当今社会是如此的迫切、刻不容缓。
一、分析比较个人决策和群体决策
从古至今个人决策失败的教训比比皆是,仔细研究,并不难发现,个人决策的成败与否除了在某些程度上受外部条件制约外,其主要还是由领导者的个人素质所决定。特别是领导者的价值观和行为偏好更是对决策行为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通过对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战例——淝水之战的分析,可以清楚的看到个人决策的严重弊端,正因为前秦王苻坚在战略决策中犯了致命的失误,酿成国破家亡的惨痛后果,其经验教训令人深思。
不可否认前秦王苻坚在南北朝时期也算得上是个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在早期广揽天下贤士,知人善用,对下属的合理建议,听之即从,而且休养生息,大力发展经济,随着实力的进一步增强,逐步削平割据势力,顺利统一北方,但由于战势发展太过顺利,战必胜、攻必取,苻坚本人也逐渐变的刚愎自用,迷信于自己的文治武功,所以想当然的认为击败东晋,统一华夏就如高屋建瓴、势如破竹。然而群臣的意见一矢中的,真知灼见的指出了前秦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前秦虽然表面统一北方,但是时间尚短,根基极不稳固,而且由于是个多民族组成的国家,部族间的矛盾十分尖锐复杂,羌族的姚苌、鲜卑族的慕容垂等人皆被迫降于前秦,他们时刻都在寻找机会,企图东山再起,就连苻氏内部也矛盾不断,时有叛乱,统治力内耗严重,难以形成统一的意志,合力作战,更有甚者连年征战,耗费严重,病疲民困。而东晋虽为弱小,但君臣辑睦,内外同心。又据长江之险,民为之用,殆未可伐也!”可是苻坚却自信满满,根本无视这些情况;当自己的妻儿进谏时,更是一口回绝:“军旅之事,非妇人所当预也!”“天下大事,孺子安知!”。可见苻坚作出决策时自鸣得意,但面对自己“英明”的决策居然被大部分人甚至连心腹、妻儿都反对时,习惯于作出正确决策者的他,此时心里已发生扭曲,甚至有些恼羞成怒,对逆耳之言,就也充耳不闻、一意孤行。而与自己意见相同则大喜过望,当慕容垂、姚苌等人以“ ‘谋夫孔多,是用不集。’陛下断自圣心足矣,何必广询朝众!晋武平吴,所仗者张、杜二三臣而已,若从朝众之言,岂有混壹之功乎!”则大为高兴:“是吾志也,与吾共定天下者,独卿而已。”立马赏赐帛五百匹。全然没有意识到慕容垂等人皆因各自的利益关系,建议伐晋(慕容垂、姚苌等人纷纷于淝水之战后叛乱,各自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后燕、后秦。连苻坚本人也为姚苌所俘,被逼自尽)。(注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1/4/4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 试论个人决策和群体决策(一)......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1/4/4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