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九五”期 间扩大投资规模,我国新建和扩建了大量现代化设施,在造船设施上我国大型造船企业与世界先进造船企业之间已无明显差距。在造船设备上,除了在造船机器人、柔性制造技术、激光焊接、焊接机器人等最先进的船舶制造装备上我国还是空白、与国外有较大差距外,船舶制造的主流设备如钢材预处理生产线、平面分段流水线、数控切割设备、数控弯管设备、大型吊车、大型龙门起重机、分段涂装车间、管子加工成套设备等,国内外并无多大差距。但由于生产组织管理技术落后,船厂现有设施设备的效能得不到充分发挥,技术装备投入产出率不高;而且物耗、能耗大,成本上升快,抵消了我国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
四、 大力发展船舶配套业,提高国产设备装船率
船舶配套业是造船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一般来说,船用配套设备的价格占整船价格的40%~50%。一个造船大国必然是船舶配套大国。目前,日本、韩国两大造船强国的国产设备装船率都高达90%以上,而我国国产船用设备装船率不到40%。我国船舶工业的产业结构呈明显的“船体建造强而配套设备弱”的格局,国产船用设备无论是在品种规格,还是在性能质量上与国外都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船用设备约70%依靠进口,尤其是出口船上的关键设备基本依靠进口。1999年8月 ,来自伊朗的4艘VLCC的订单落户大连新船重工,国内造船界一片欢腾,而VLCC主机的订单落在了韩国,其国产设备仅占11.7%。这不仅使我国船舶产品出口创汇大打折扣,同时也大大降低了造船业的附加值水平。此外,进口船用设备还容易受到国际金融市场变化、交货不及时、产品质量不合要求等因素的影响,使船厂蒙受经济损失。船舶配套业落后已成为我国船舶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一大瓶颈。加大投入,加快发展船舶配套业,提高国产设备装船率,方可提高我国船舶产品的国际综合竞争力。
大功率低速柴油机是船舶配套业中的重头,它的制造能力与水平对造船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日本、韩国相比,中国造机业在市场价格、生产周期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竞争力,主要问题是生产能力不足。到2005年、2010年和2015年,中国造船要分别达到1000万吨、1900万吨和3000万吨的能力。按通常3.5:1的船机配比,我国年产大功率低速柴油机的能力分别要达到280万马力、500万马力和800万马力。但目前我国年造机能力仅有100万马力,船、机之间缺口巨大。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正在考虑如何加大投入,调整船用柴油机厂结构,扩大造机能力。
我国船舶配套业落后的主要原因是船用设备技术发展落后。在船用柴油主机的研制方面,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能力不足,超大功率和智能型柴油机制造技术仍有待突破,柴油机关键零部件仍主要依赖进口。在甲板机械、舱室设备研制方面,自主开发能力薄弱,某些引进技术产品的关键制造技术还为掌握。而船舶通信、导航和自动化系统等产品的研制基础更为薄弱,目前装船所需的设备基本依赖进口。针对这一现状,即将实施的“船舶科技跨越工程配套推进计划”提出,以发展船舶动力系统、船舶特辅机、船舶控制与自动化系统为重点,通过消化吸收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突破船用设备技术瓶颈,提高国产船用设备装船率。
除船用设备技术发展落后外,船配产品制造工艺、管理水平差,产品质量不高;售后服务差,没有全球性维修、售后服务网络;缺乏自己的品牌等等,也影响了国产设备装船率。
五、结论
目前,世界造船中心的东移,国际航运市场的升温,党和国家关心支持船舶工业的发展,为我国造船工业的大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各造船企业要抓住机遇,努力提高造船能力和水平,不断进行造船技术创新,积极参与国际造船市场的竞争,提高船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据中国船舶行业协会最新提供的数据,今年一季度,全国造船完工量达152万载重吨,其中出口船舶105万载重吨,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05%和102%;新接船舶订单450万载重吨,其中出口订单370万载重吨,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01%和74%。如序言中所述,去年我国造船业也创出历史上最高的生产增长速度。照这样的势头发展下去,我国在未来四五年内可望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
注:文中国内各项统计数据均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参考文献:
周维富 王晓红:《关于新世纪中国船舶工业发展战略的思考》,《经济研究参考》2003年第44期
《中国成为世界造船一极》,《中国船舶报》 2004年第11期第6版
《量的突破质的飞跃》,《中国船舶报》 2004年第5期第1版
《去年造船经济指标大幅攀升》,《中国船舶报》 2004年第11期第1版
《趁势而上争取更快更好发展》,《中国船舶报》 2004年第11期第1版
《韩如何成为第一造船大国》,《中国船舶报》 2003年第50期第6版
刘晓星等:《我国造船工业发展战略研究》,《船舶工程》2003年第25卷第4期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刘仲康:《企业经营战略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 第2版 第99页~119页
《船舶科研任重道远》,《中国船舶报》 2003年第33期第5版
《高举科技兴船的旗帜》,《中国船舶报》 2003年第32期第5版
《加快推进转模和信息化建设》,《中国船舶报》 2004年第12期第4版
《加快突破船用设备技术瓶颈》,《中国船舶报》 2004年第12期第8版
《造船要腾飞船机须匹配》,《中国船舶报》 2003年第36期第1版
《船配业发展又一契机》,《中国船舶报》 2004年第7期第1版
《船型开发走向标准化时代》,《中国船舶报》 2004年第15期第1版
《如何造船才能不赔钱》,《人民日报》2004年3月29日第15版
《风险伴征途企业慎决策》,《中国船舶报》 2004年第8期第7版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5/5/5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