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制定必要的质量考核制度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强调一切质量活动都必须按程序开展,不能搞随意性。这势必与过去的工作习惯大相径庭,因而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初期,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员工摆脱不了旧习惯、旧作风,不严格按照程序文件要求执行,使部分体系文件与实际工作不相符,个别部门质量管理工作出现倒退现象。面对这种情况,有效的办法是,应当当机立断建立质量考核制度,强制执行体系文件,绝不能让回潮漫延,否则前功尽弃。
建立质量考核制度的做法可以是:制定由专人对各部门工作、产品质量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抽查的考核办法;制定对各种可能出现的不符合现象、质量事故定性以及如何处罚的条款规定;明确对于不符合现象及质量事故,必须层层追究,并与直接、间接责任人的奖金挂钩。对于认真贯标、质量业绩好的员工应予以奖励,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专门设立质量专项奖。质量考核制度一经由最高管理者颁布,就必须严格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决不能讲情面,必须按章办事,切实做到奖罚分明,从而使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得到有力保障。
(四)加强组织内的管理沟通
光有质量考核制度的保障还不够,因为这种强制的方法是被动式的,这是推动运行质量管理体系初级阶段的权宜之计。为了使体系能够长期有效运行,还得变被动贯标为主动贯标,因此,应当在组织内部加强有效的沟通。例如采取如下活动方式:
1、开展质量管理座谈活动,互相交流思想,共同解决问题。比如,有的员工认为按ISO9000文件办事还不如以前快捷,而且记录麻烦。通过座谈发现了这一错误的认识,并及时得以纠正。如果没有座谈,这种认识可能因为得不到及时纠正而在员工下面广为流传,就会对体系的有效运行造成不利影响。当组织发现员工有这种错误认识后,组织可以以贯标后不合格现象逐步减少的事例说服员工,虽然正常的工作看似比以前繁琐了,但其有效地避免了差错损失及返工,其实质是减少了工作量,最重要的是保证了产品质量,降低了制造成本。另一方面,通过开展质量管理座谈活动,可以听取员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这时组织应予以快速接纳并反应。
2、开展“99+1=0”质量意识教育活动,让员工明白:即使组织生产的100台产品中,仅1台不合格,便会使某一用户对组织的信任度降为零。因此,应鼓励员工不满足现状,追求零缺陷。对于供电企业的员工来讲,应当明白,一年364天不停电,只要有1天停电,老百姓就会意见纷纷,100项服务工作中,只要有1项没做好,用户就会不满意甚至向政府管理部门投诉。
3、开展质量讲评活动。每月初将上月的质量考核情况、客户投诉情况,形成书面报告,于质量会上进行讲评,对质量管理先进部门予以充分肯定,对典型事故、违章现象予以通报批评,并分析原因,提出改进的建议,起到扬长避短、激励各部门共同进步的作用。
4、开展下工序就是“用户”,上工序为下工序服务的活动。即是通过上工序对下工序作出质量承诺,并落实工序之间的自检与互检,来保证工作质量并及时发现不符合要求的问题,杜绝流入下道工序,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五)抓好内审和管理评审活动
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还有赖于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外部环境的变化促使企业改进质量目标,不断完善体系结构,合理优化配置资源,而这一切有赖于内审和管理评审来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制定措施来实现。因此,抓好内审和管理评审活动的质量是保障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的关键。具体要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1、培养一支强有力的审核员队伍。一个企业要有一支强有力的审核员队伍,重点是加强培训,提高审核员的素质水平,使他们在审核活动中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和隐患,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和纠正措施。同时要对他们的工作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对存在问题的改进要闭环管理。无论是内审也好,管理评审也好,都会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对存在的问题将要求制定纠正措施予以改正。通常出现的情况是,重措施欠跟踪。虽然许多书面制定的措施都是切实可行的,但在执行过程中往往因无人监督而走样,无人跟踪而流于形式,最后不了了之,没有达到真正改进的目的,正所谓责任落空、效果落空。
3、管理评审应关注质量目标的改进和关注客户意见。管理评审活动是最高管理者亲自组织的评审活动,是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全面检阅。客观地评审质量目标的完成情况对改进质量目标从而确保质量管理体系健康运行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关注客户意见,可以系统地分析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找出组织活动中影响问题的主要过程,并加以认真分析和改进,达到让顾客满意和使组织成功的根本目的。对于供电企业来说,重视供电可靠率、电压合格率指标的提高和关注客户对供电服务、供电抢修的投诉是管理评审活动中的重点内容。
综上所述,本文对供电企业应用ISO9000标准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当前供电企业在应用ISO9000标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见解,并预见到在短期内由于受电力体制深化改革的影响,使得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在供电企业的应用仍将显得进展缓慢。那么,这是否说明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在供电企业的应用变得不乐观呢?回答是否定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目前绝大部分供电企业对贯标仍停留在“观望”状态,尚未走上“实施”轨道,因此我们不能根据目前的状况而随意下结论。另外,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电力体制的改革必将逐步趋于稳定,而各大电网集团公司也都制定了跨国发展的战略,相信实力雄厚的电力集团将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占有一席之地,也相信贯彻ISO9000标准必将成为供电企业在中国加入WTO后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有力措施和途径,并为供电企业的发展带来勃勃生机。
引文注释:
(注1)陈智民、龚哲君:《工业企业管理(下)》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1月版,第一章第三节第15页。
(注2)陈智民、龚哲君:《工业企业管理(下)》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1月版,第二章第三节第51页。
(注3)陈智民、龚哲君:《工业企业管理(下)》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1月版,第二章第三节第52页。
(注4)杨德生、孙昆明:《贯标认证咨询》1998年4月第1版,第一章第11页。
(注5)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会刊:《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3年2月出版,评论员文章《辞旧迎新的激情和期待》第3页。
(注6)陈小明:《2000版ISO9001标准理解与实施及认证转换实务》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附录二第331页。
参考文献:
1、陈智民、龚哲君:《工业企业管理(下)》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1月版。
2、杨德生、孙昆明:《贯标认证咨询》1998年4月第1版。
3、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会刊:《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3年2月出版。
4、陈小明:《2000版ISO9001标准理解与实施及认证转换实务》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5/5/5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